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間變化》教學設計(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3:07:08
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
【投影】(一邊講述《我的小伙伴》的故事,一邊投影我兒時的照片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小伙伴·都分散
幼時的我在蘄春農村長大,在塆里有六個同年出生的同輩小伙伴(雨和、雨清、雨中、雨豪、雨杰和我),小時候我們一起抓魚一塊上學……而現在卻天南海北。
大學畢業(yè)后我回到蘄春當了一名教師。雨和在青島念完大學后在當地找到了工作,前幾年他把妻女也一起帶到了青島。雨清大學畢業(yè)后去美國留學了并在美國定居。而我們三個人有好些年沒有見面了。
而我另外的三個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高中畢業(yè)后由于家里只有幾畝水田,生活壓力較大,于是就跟隨著南下大軍進入了深圳。經過十余年的拼搏,現在他們在深圳富士康集團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們相距不是很遠,所以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去深圳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去看看他們。
活動1:閱讀教材P8內容,回答問題:
。1)雨和在青島工作屬于人口遷移嗎?雨清去美國屬于人口遷移嗎?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屬于人口遷移嗎?
。2)思考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差異。
。3)我的小伙伴有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嗎?
學生:思考問題,相互討論,各抒己見。
教師: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
。1)人口遷移是一段時間內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fā)生改變。雨和、雨清屬于人口遷移,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不屬于人口遷移而屬于人口流動。
。2)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的區(qū)別如下:
差異項目 |
人口遷移 |
人口流動 |
時間限度 |
永久性或長期性 |
臨時或短期 |
空間距離 |
一定距離 |
無限制 |
居住地變更 |
變更(改變行政區(qū)) |
不變更 |
(3)雨清去美國定居屬于國際人口遷移。
小結:人口遷移概念包括三要素:空間移動、居住地變更、時間限度(通常為一年)。按照人口遷移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兩類。
轉承:我的小伙伴現在是天南海北,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人口遷移的原因探究。
二、人口遷移的原因
活動2:閱讀教材P10“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這一欄,并結合《我的小伙伴》故事回答問題:
。1)分析故事中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2)你能不能將下表中的案例補充完整:
因素 |
案例 |
|
自然環(huán)境因素 |
氣候 |
|
淡水 |
|
|
土壤 |
|
|
礦產 |
|
|
自然災害 |
|
|
社會經濟因素 |
經濟因素 |
|
文化教育 |
|
|
婚姻家庭 |
|
|
交通通信 |
|
|
政治因素 |
政策 |
|
政治變革 |
|
|
戰(zhàn)爭 |
|
學生: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教師: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
。1)雨和從家里遷往青島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經濟因素;雨和的妻子與女兒遷往青島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因素;雨清遷往美國是教育和經濟因素;雨中、雨豪、雨杰遷往深圳是經濟因素。
(2)
因素 |
案例 |
|
自然環(huán)境因素 |
氣候 |
美國老年人退休后從東北部“冷凍地帶”向南部和西南部“陽光地帶”遷移 |
淡水 |
我國古代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
|
土壤 |
熱帶雨林遷移農業(yè) |
|
礦產 |
伯明翰、大慶等礦業(yè)城市的形成 |
|
自然災害 |
20世紀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區(qū)的干旱造成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 |
|
社會經濟因素 |
經濟因素 |
內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
文化教育 |
高中畢業(yè)生考上大學去異地讀書 |
|
婚姻家庭 |
子女隨父母親從農村遷往城市 |
|
交通通信 |
現代人口遷移量遠大于過去 |
|
政治因素 |
政策 |
知識青年的“上山下鄉(xiāng)” |
政治變革 |
巴西遷都巴西利亞 |
|
戰(zhàn)爭 |
美伊戰(zhàn)爭迫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離鄉(xiāng) |
小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在某一特定時間、特定地域內的人口遷移總是某種因素占主導地位。一般情況下,在現代社會中,經濟因素是主要的。在經濟欠發(fā)達社會中,自然環(huán)境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較大,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自然環(huán)境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在減弱。
轉承:咱們蘄春縣有很多人遷往深圳和其他沿海地區(qū),那有沒有很多從其他地方遷入過來的人呢?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