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 高考政治選必二易混易錯知識119條 1

高考政治選必二易混易錯知識119條 1

2023-11-17 16:16:33網(wǎng)絡轉載


高考

  1.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所有關系。

  糾正: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并不是所有關系。

  2.老王向銀行貸款人民幣10萬元,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民幣10萬元。

  糾正:老王向銀行貸款人民幣10萬元,這一民事法律關系屬于債權關系,客體為還債行為,即老王在約定的時間內償還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行為。

  3.15周歲的李同學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法律認可其民事活動。

  糾正:自然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法定的民事權利能力,但15周歲的李同學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與其自身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如果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就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具備法律效力。

  4.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為主,輔之以必要的德治。

  糾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能有主次之分。

  5.自然人的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嚴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糾正: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6.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均享有姓名權、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權利。()

  糾正:依據(jù)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權利。

  7.與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

  糾正: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表現(xiàn)是干涉、盜用、假冒等。與他人同名并沒有侵犯他人的姓名權。

  8.甲乙之間有矛盾,甲公開丑化乙的照片。因甲不以營利為目的,故甲并未侵犯乙的肖像權。

  糾正: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要件。無論是以營利為目的還是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某人肖像,都必須經肖像權人同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9.甲謊稱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來的,使乙的聲譽受損,甲侵犯了乙的隱私權。

  糾正:甲謊稱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來的,故甲所散布的就不是真實的信息,未侵犯乙的隱私權,而是通過誹謗方式對乙實施了名譽侵權。

  10.國家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的私有財產。

  糾正:國家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非法所得國家不保護。

  11.財產權就是生活中所說的“物權”。

  糾正: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

  12.物權平等保護原則要求,國家、集體、私人的所有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糾正:物權平等保護原則要求,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

  13.不動產與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沒有區(qū)別。

  糾正: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交付。

  14.擔保物權是債權人對他人的所有物享有的以使用、收益為目的的一種財產權。

  糾正: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xiàn)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是權利人對商品交換價值進行支配的財產權。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權利人僅擁有其使用價值。

  15.宅基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轉讓。

  糾正: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但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建造在該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權轉讓的,宅基地使用權同時轉讓。

  16.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不可以進行質押擔保。

  糾正: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

  17.老李將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權中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糾正:老李將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權中收益的權利,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是由承租人行使的。

  18.甲將自己的一輛卡車賣給乙并交付,但還沒有進行登記,不考慮其他情況,乙還沒有獲得該車的所有權。

  糾正:卡車屬于動產,動產以交付方式獲得所有權。根據(jù)題意可知,不考慮其他情況,乙獲得了該車的所有權。

  19.小李購房時向工商銀行貸款,可以用該套房屋向工商銀行進行質押擔保。

  糾正:質押擔保中的質押物是動產,要移交債權人占有;而抵押擔保中的抵押物可以是不動產或動產,不需要移交債權人占有。因此,小李購房時向工商銀行貸款,用該套房屋向工商銀行進行的擔保屬于抵押擔保。

  20.甲發(fā)現(xiàn)乙生產的商品的商標上使用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圖案,卻未征得自己同意,乙侵犯了甲的商標權。

  糾正:甲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圖案享有著作權,乙未征得甲的同意擅自將該美術圖案用于自己生產的商品的商標中,侵犯的是甲的著作權而不是商標權。

  21.張三取得某項發(fā)明專利后,李四獨立開發(fā)出同樣技術,李四可以使用該技術生產產品。

  糾正:張三取得某項發(fā)明專利后,即享有對該發(fā)明的專利權,其他任何人即使作出相同的發(fā)明,也不得實施該發(fā)明,否則就侵犯了張三的專利權。李四要使用該技術生產產品,必須獲得張三的授權。

  22.專利有三種: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保護期都是20年。

  糾正:發(fā)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為10年,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保護期滿以后,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23.商標只有注冊才可以使用。

  糾正:商標未經注冊也可以使用,但是,獲得注冊的商標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

  24.專利制度與科技創(chuàng)新直接相關,有了專利權就能保障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現(xiàn)。

  糾正:專利制度與科技創(chuàng)新直接相關,專利權是維護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利益、激勵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

  25.著作權的各項權利都有保護期限。

  糾正:并不是著作權中的各項權利都有保護期限,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沒有保護期限。

  26.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都是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只是對創(chuàng)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

  糾正:發(fā)明、實用新型是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只是對創(chuàng)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發(fā)明專利的創(chuàng)造性要求高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則與實用技術無關,僅涉及產品設計的美觀效果。

  27.注冊商標有效期滿,就不會再獲得法律保護。

  糾正: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注冊人可以申請續(xù)展。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也是10年,續(xù)展次數(shù)不受限制。注冊人只要依法續(xù)展,注冊商標就可以長久地獲得法律保護。

  28.商標與注冊商標是一回事。

  糾正:經營者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提出申請并獲得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注冊商標是商標的一種。

  29.商標只有注冊才可以使用。

  糾正:商標未經注冊也可以使用,但商標獲得注冊之后,商標注冊人才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

  30.只要是雙方自愿訂立的合同,都受法律保護。

  糾正: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31.要約是訂立合同的第一步,訂立合同的過程還沒有結束,所以要約沒有法律約束力。

  糾正: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wěn)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

  32.在訂立合同過程中,要約就是要約邀請。

  糾正: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33.訂立合同就意味著合同的生效。

  糾正: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內容出現(xiàn)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部分無效。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

  34.法律對合同自由沒有任何限制。

  糾正:由于合同主體的談判能力與地位可能存在差異,法律對合同自由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一方。

  35.討價還價是訂立合同反復協(xié)商過程唯一的表現(xiàn)形式。

  糾正:討價還價是訂立合同反復協(xié)商過程最形象的體現(xiàn)。

  36.要約即要約邀請。

  糾正:要約不同于要約邀請。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表示。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37.合同的訂立只要是雙方自愿的,都受法律保護。

  糾正:合同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38.訂立合同即合同生效。

  糾正: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①如果合同內容出現(xiàn)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②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

  39.口頭協(xié)議不具有法律效力。

  糾正: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口頭協(xié)議只要其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口頭合同不影響合同的法律效力。但口頭合同有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fā)生糾紛時難以舉證的缺點。

  40.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合同書形成時合同成立。

  糾正: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

  41.當事人應當遵循遵守約定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糾正: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42.認為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

  糾正:在合同訂立時,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雙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而不能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

  43.在任何情況下,不履行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糾正: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jù)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

  44.當事人應當遵循遵守約定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糾正: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45.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等內容時會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糾正: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等內容時并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缺少上述內容時,合同當事人可以簽訂補充協(xié)議或者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解釋合同,補全意思表示。

  46.合同一旦訂立就不可以變更。

  辨析:錯誤。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47.守約方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糾正:除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外,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48.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

  糾正:在合同訂立時,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雙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而不能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

  49.合同違約一定要承擔違約責任。

  糾正:合同不可輕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jù)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

  50.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只能單獨適用。

  糾正: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51.行為人如果主觀上不是故意的,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糾正:行為人是故意還是過失,往往并不影響其承擔民事責任,但過錯程度對于衡量其責任大小具有法律意義。

  52.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無過錯侵權責任。

  糾正: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過錯推定責任;法律規(guī)定無過錯侵權責任的,則行為人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才是無過錯侵權責任。

  53.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無論有無過錯,都要承擔責任。

  糾正: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54.民法強調對權利的保護,而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

  糾正:民法強調對權利的保護,而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但是,人們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shù)慕缦蕖?br />
  55.某日報現(xiàn)場報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聞后,A公司聲譽大損。A公司可告該日報侵害其名譽權。

  糾正: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jiān)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某日報現(xiàn)場報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聞,情況屬實,不構成名譽侵權。

  56.某摘編類報紙可以根據(jù)作品的法定許可,摘編已公開出版的報刊上的文章,注明作者和出處,不需要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糾正:著作權法規(guī)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57.村民甲與乙素來不和,便在自家屋后宅基地上栽種一排高大樹木遮擋了乙的房屋,影響其采光,因樹栽在甲家宅基地上,乙對此只能無可奈何。

  糾正:民法典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村民甲的行為影響了乙的房屋采光,侵犯了乙的相鄰權,乙有權要求甲停止侵害、排除妨礙。

  58.朱某讓上初二的女兒輟學回家照料三歲的弟弟,這一行為違背了父母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

  糾正: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父母應當讓適齡子女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

  59.具有血緣關系的父母子女關系才適用法律對父母子女關系的規(guī)定。

  糾正: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在法律地位上與婚生子女是一樣的。

  60.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的義務,只須讓父母吃好喝好。

[標簽:政治考點 政治備考 高考政治]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