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1-2?贾R點匯總 3
2023-11-16 18:17:32網絡轉載
46、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
、诟麟娮訉幼疃嗳菁{的電子數是2n2;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47、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
第ⅠA族堿金屬元素:LiNaKRbCsFr(Fr是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鹵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48、判斷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性強(弱)——①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生成氫氣容易(難);②氫氧化物堿性強(弱);③相互置換反應(強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屬性強(弱)——①單質與氫氣易(難)反應;②生成的氫化物穩(wěn)定(不穩(wěn)定);③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強(弱);④相互置換反應(強制弱)2NaBr+Cl2=2NaCl+Br2。
同周期比較:
49、比較粒子(包括原子、離子)半徑的方法:
、傧缺容^電子層數,電子層數多的半徑大。
、陔娮訉訑迪嗤瑫r,再比較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多的半徑反而小。
50、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
離子化合物: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離子化合物。(一定有離子鍵,可能有共價鍵)
共價化合物: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只有共價鍵)
51、電子式: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與表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的不同點:
、匐姾桑河秒娮邮奖硎倦x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需標出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荷;而表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不能標電荷。
、赱](方括號):離子鍵形成的物質中的陰離子需用方括號括起來,而共價鍵形成的物質中不能用方括號。
52、常見的放熱反應
、偎械娜紵c緩慢氧化。
、谒釅A中和反應。
、劢饘倥c酸反應制取氫氣。
④大多數化合反應(特殊:是吸熱反應)。
53、常見的吸熱反應:
、僖訡、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
、阡@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鄞蠖鄶捣纸夥磻鏚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54、能源的分類:
【思考】一般說來,大多數化合反應是放熱反應,大多數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吸熱反應都需要加熱,這種說法對嗎?試舉例說明。
點拔:這種說法不對。如C+O2=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但需要加熱,只是反應開始后不再需要加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使反應繼續(xù)下去。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是吸熱反應,但反應并不需要加熱。
55、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56、原電池的電極名稱
、儇摌O: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谡龢O:
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7、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娏鞣较蚧螂娮恿飨颍海ㄍ怆娐罚┑碾娏饔烧龢O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䞍入娐冯x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姵刂械姆磻愋停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58、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在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59、原電池的應用:
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
、诒容^金屬活動性強弱。
、墼O計原電池。
、芙饘俚母g。
60、化學電源基本類型:
、俑呻姵兀夯顫娊饘僮髫摌O,被腐蝕或消耗。如:Cu-Zn原電池、鋅錳電池。
②充電電池:兩極都參加反應的原電池,可充電循環(huán)使用。如鉛蓄電池、鋰電池和銀鋅電池等。
③燃料電池:兩電極材料均為惰性電極,電極本身不發(fā)生反應,而是由引入到兩極上的物質發(fā)生反應,如H2、CH4燃料電池,其電解質溶液常為堿性試劑(KOH等)。
6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诖呋瘎阂话慵涌旆磻俾剩ㄕ呋瘎
、蹪舛龋涸黾覥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軌簭姡涸龃髩簭,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萜渌蛩兀喝绻猓ㄉ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反應物的狀態(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62、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僭谝欢l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诨瘜W平衡的移動受到溫度、反應物濃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
③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時向正、逆兩個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通常把由反應物向生成物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而由生成物向反應物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
、茉谌魏慰赡娣磻,正方應進行的同時,逆反應也在進行?赡娣磻荒苓M行到底,即是說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到何種程度,任何物質(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都不可能為0。
6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倌妫夯瘜W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趧樱簞討B(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鄣龋哼_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葑儯寒敆l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64、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诟鹘M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劢柚伾蛔兣袛啵ㄓ幸环N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
65、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質比較:
66、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素異形體、同位素比較。
67、烷烴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烴泛稱為“某烷”,某是指烷烴中碳原子的數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漢文數字表示。
區(qū)別同分異構體,用“正”,“異”,“新”:正丁烷,異丁烷;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2)系統(tǒng)命名法:
、倜襟E:
找主鏈-最長的碳鏈(確定母體名稱);
編號-靠近支鏈(小、多)的一端;
寫名稱-先簡后繁,相同基請合并
、诿Q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稱母體名稱
、郯⒗當底直硎救〈恢,漢字數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個數
68、比較同類烴的沸點:
、僖豢矗禾荚訑刀喾悬c高。
、谔荚訑迪嗤,二看:支鏈多沸點低。常溫下,碳原子數1-4的烴都為氣體。
69、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性質比較
70、基本營養(yǎng)物質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人們習慣稱糖類、油脂、蛋白質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
71、金屬的存在:
除了金、鉑等少數金屬外,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72、金屬冶煉的一般步驟:
、俚V石的富集:除去雜質,提高礦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②冶煉: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在一定條件下,用還原劑把金屬從其礦石中還原出來,得到金屬單質(粗)。
、劬珶挘翰捎靡欢ǖ姆椒,提煉純金屬。
73、金屬冶煉的方法
74、海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其中蒸餾法的歷史最久,蒸餾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熱到水的沸點,液態(tài)水變?yōu)樗魵馀c海水中的鹽分離,水蒸氣冷凝得淡水。
75、海水提溴
有關反應方程式:
①2NaBr+Cl2=Br2+2NaCl
、贐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76、海帶提碘
海帶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時用適當的氧化劑將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來。證明海帶中含有碘,實驗方法:
、儆眉舻都羲楹В镁凭珴駶,放入坩鍋中。
、谧茻е镣耆苫,停止加熱,冷卻。
、蹖⒑Щ乙频叫,加蒸餾水,攪拌、煮沸、過濾。
④在濾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幾滴淀粉溶液。
證明含碘的現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色。2I-+H2O2+2H+=I2+2H2O
77、煤
。1)煤的組成:
煤是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還含有少量的氫、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綜合利用:煤的干餾、煤的氣化、煤的液化。
①煤的干餾是指將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使其分解的過程,也叫煤的焦化。
②煤干餾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
、勖旱臍饣菍⑵渲械挠袡C物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
、苊旱囊夯菍⒚恨D化成液體燃料的過程。
78、石油:
①石油的組成:石油主要是多種烷烴、環(huán)烷烴和芳香烴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沒有固定的沸點。
②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餾、催化裂化、裂解。
79、環(huán)境污染
。1)大氣污染
、俅髿馕廴疚铮侯w粒物(粉塵)、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氫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②大氣污染的防治:合理規(guī)劃工業(yè)發(fā)展和城市建設布局;調整能源結構;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充分利用環(huán)境自凈能力等。
(2)水污染
、偎廴疚铮褐亟饘伲˙a2+、Pb2+等)、酸、堿、鹽等無機物,耗氧物質,石油和難降解的有機物,洗滌劑等。
、谒廴镜姆乐畏椒ǎ嚎刂、減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偻寥牢廴疚铮撼鞘形鬯、工業(yè)廢水、生活垃圾、工礦企業(yè)固體廢棄物、化肥、農藥、大氣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殘體。
、谕寥牢廴镜姆乐未胧嚎刂啤p少污染源的排放。
80、環(huán)境污染的熱點問題:
、傩纬伤嵊甑闹饕獨怏w為SO2和NOx。
、谄茐某粞鯇拥闹饕镔|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軐е氯蜃兣a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CO2。
、莨饣瘜W煙霧的主要原因是汽車排出的尾氣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
、“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咭鸪喑钡脑颍汗まr業(yè)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03
化學常用規(guī)律
81、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
82、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
83、離子是否共存:
①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
②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
、凼欠癜l(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苁欠裆山j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
、菔欠癜l(fā)生雙水解。
84、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密度最。ǔR姡┑氖荎;密度最大(常見)是Pt。
85、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fā)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
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86、生鐵的含C量在:2%——4.3%鋼的含C量在:0.03%——2%。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87、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氣體的體積。
88、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89、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90、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91、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訇帢O(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②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9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93、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jié){、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94、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95、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fā)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fā)生了萃取而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