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十六)
2019-01-15 20:52:54三好網(wǎng)
三、古詩詞鑒賞(11分)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韋應物
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李商隱
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
滄江白石漁樵路,日暮歸來雨滿衣。
(1)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中作者情緒的變化過程。(3分)
(2)第二首詩中從哪些地方可看出“隱者”的身份?請簡要概括。(3分)
⑶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結句的表達效果。(5分)
參考答案:
(1)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中作者情緒的變化過程 (3 分)
【答案】乘興而往——悵惘不遇——欣賞嘆慕。
【解析】由“九日驅馳一日閑”中的“驅馳”可看出作者是“乘興而往”;由“尋君不遇又空還”中的“不遇”和“空還”可看出作者是“悵惘不遇”;由“怪來詩思清人骨”中的“詩思清人骨”可看出作者是“欣賞嘆慕”。
(2)第二首詩中從哪些地方可看出“隱者”的身份?請簡要概括 (3 分)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與漁樵為伍;居室簡陋。
【解析】由“城郭休過識者稀”可知此人“城里少有人知”;由“哀猿啼處有柴扉”中的“哀猿啼處” 可知此人“家住深山”,由“有柴扉”可知此人“居室簡陋”;由“滄江白石漁樵路”中的“漁樵路”可知此人“與漁樵為伍”。結合本題分值,答案可調整概括為三點:①城中識者甚少,②居室偏僻簡陋,③混跡漁樵行列。
(3)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結句的表達效果 (5 分)
【答案】第一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友人住處環(huán)境,揭示其詩歌獨特風格的成因,并暗寓對友人品性的贊頌;第二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詩人不遇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突出訪人的執(zhí)著和情懷的深摯(或:通過想象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
【解析】第一首詩的結句,是前一句的原因,所以應結合前一句進行賞析;第二首詩的結句可有兩種理解,既可理解為實寫詩人自己,也可理解為續(xù)寫所訪隱者。
【評價】今年詩歌鑒賞題量仍是3道簡答題,側重考查情感和技法,這延續(xù)了以前的做法,但分值由10分增加了1分,文本由一首詩改為兩首同主題的詩,這些變化還不能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愚以為既然用了兩首詩,可設計一道比較閱讀題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