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十二)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十二)

2019-01-15 20:48:26三好網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點絳唇 ? 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周晉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

  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8.“卷簾盡放春愁去”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何妙處?請結合詞句賞析。(5分)

  9.此詞寫春,有人讀出了愁,有人讀出了喜,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理解。(6分)

  參考答案:

  8.此句采用了比擬(擬物)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變得形象、生動。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盡放”采用擬人手法寫卷簾,同時詞人寫“春愁”竟然可以“盡放”,也將無形之“春愁”寫得具體可感。答題時,要準確使用術語點明技巧,然后分析其表達效果

  9.答案一:此詞主要表達了春色惱人的孤獨惆悵之感。上片抒發(fā)了卷簾放愁愁仍在的無奈、缺少詩朋酒侶而自對鳥語的寂寞之情,下片抒發(fā)了大好春光無人欣賞的惋惜、吟詩而未成的遺憾、梨花飄落如雨的悵惘之情。

  答案二:此詞主要表達了春景無限的欣悅自得之情。上片抒發(fā)了卷簾放去春愁的暢快、

  雖無友人卻獨對鳥語的悠然之情,下片抒發(fā)了飄飄絮影脈脈香春在無人處的驚喜、梨花飄落如雨詩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詞既有孤獨惆悵的春愁,又有春景無限的歡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夢初回濃濃的春愁,也有自對鳥語趣味橫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無人處的驚喜,也有梨花飄落如雨的悵惘。

  [解析] 本題考查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題干部分已經給出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愁”或“喜”,考生可以選取任意一個角度作答,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解答時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寫出詩歌主要表達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結合詩歌具體分析。

  詩歌鑒賞: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氣,催人欲睡,詞人午后醉入夢鄉(xiāng),醒來后,又覺室內異常清靜,空氣似乎凝滯了一般。這種環(huán)境,使人愁悶。于是詞人打起簾子,明媚的陽光伴隨清新的空氣涌入室內,心情為之一暢。“卷簾盡放春愁去”。春愁乃無形之物,簾兒一卷,它竟象鳥兒一樣被放了出去。

  這句寫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賦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覺。“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寂寞的詞人,只有與黃鸝相對而語,將寂寞之情緒卻寫得趣味悠然,惱人春色日初長,在長長的白天里,詞人沒有詩朋酒侶,極感無聊。黃鸝而可與語,真奇想也。這一是烘托出無侶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閑愁之仍在,前面所謂“盡放春愁去”,其實并未放盡。詞情宛轉,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難排,更由于無人與語,詞人遂移舟訪友,很自然地過渡到下闋。“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詞人已離開室內,融入大自然的懷抱。暮春時節(jié),柳絮紛飛,在陽光映照下,境界極美。在那飄著絮影、沁著萍香的地方,自然充滿了春意。著意尋春春不見,原來春天卻在這里。詞人一腔喜悅溢于言外。至此,那無盡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結筆寫出訪牟氏花園。“移舟去”,寫得閑婉。詞人只抓住園中一個景物——碩果軒旁的大梨樹一株;只寫一樁雅事——樹下題詩。正當他和園主人醞釀構思,可是詩句未成,突然下起雨來!儿Z湖歸病起作》詞云:“詩未成時雨早催。”他們是如此相似,又是如此不同。相似處是都寫以雨催詩;不同的是,杜詩辛詞均已明點此意,而周詞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特別是借寫梨花滴到墨汁之中,使得寫出的文章也帶有梨花之香,這一結尾給人以美的遐想。詞人雖云“未成新句”,實際上新句已躍然紙上。這難道不讓人嘆贊嗎?

[標簽:語文作文 高考語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