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揭曉 北大八連冠(5)
2013-12-30 16:54:18中國校友會網(wǎng)
清華大學學科實力最強,高居2014中國大學學科水平排行榜榜首
學科是大學辦學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學、科研、師資等方面實力的集中反映。2013年1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公布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結(jié)果,對全國各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的一級學科的整體水平進行評估,這是教育部學位中心10年來的第三次學科評估,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肯定。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教育部學科評估結(jié)果體現(xiàn)了目前高校的學科建設(shè)的水平和層次,是中國最具權(quán)威性和公信力的學科評估結(jié)果。
為客觀反映全國高校的學科水平和學科實力,中國校友會網(wǎng)依據(jù)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結(jié)果,首次發(fā)布2014中國大學學科水平排行榜。在參與學科評估的全國高校中,評估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一級學科有110多個,其中,清華大學學科評估結(jié)果表現(xiàn)最佳,有14個學科評估得分在90分以上,高居2014中國大學學科水平排行榜100強榜首;北京大學有13個學科評估得分超過90分,居全國第二;中國人民大學有8個,名列第三;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有5個,居第四;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各有4個,并列第五;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等各有3個一級學科評估得分超過90分,并列全國大學第七名。
2014中國大學學科水平排行榜10強 |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2014綜合排名 | 各等級學科數(shù) |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90-100 | 80-89 | 70-79 | 合計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 | 14 | 20 | 10 | 44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13 | 25 | 8 | 46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7 | 8 | 7 | 6 | 21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4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26 | 5 | 6 | 3 | 14 |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南京大學 | 江蘇 | 8 | 4 | 17 | 11 | 32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11 | 4 | 10 | 11 | 25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武漢大學 | 湖北 | 5 | 3 | 16 | 24 | 43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3 | 3 | 14 | 25 | 42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2 | 3 | 9 | 31 | 43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18 | 3 | 6 | 13 | 22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39 | 3 | 2 | 8 | 13 |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北大清華畢業(yè)生質(zhì)量最高,社會評價和事業(yè)成就最高
畢業(yè)生質(zhì)量的高低關(guān)鍵在于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評價,新生入學分數(shù)、畢業(yè)生人數(shù)和學歷高低不能成為評價畢業(yè)生職業(yè)的主要因素。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專家、云南師范大學馮用軍副教授指出,畢業(yè)生中社會認可的杰出和優(yōu)秀人才的多少是評價一所大學畢業(yè)生質(zhì)量高低的最準確、最合理、最公正和最客觀的指標。在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的2014中國大學畢業(yè)生質(zhì)量排名中,北京大學表現(xiàn)最佳,畢業(yè)生質(zhì)量最高,綜合得分最高,雄踞2014中國大學畢業(yè)生質(zhì)量排行榜100強榜首;清華大學94.77分,位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82.31分,居第三,復(fù)旦大學76.39分,列第四,武漢大學75.07分,居第五,南京大學73.26分,列第六,上海交通大學72.14分,居第七,吉林大學71.85分,列第八,浙江大學69.89分,居第九,北京師范大學68.23分,位居第十。
2014中國大學畢業(yè)生質(zhì)量排行榜10強 |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省市 | 畢業(yè)生質(zhì)量得分 | 2014綜合排名 |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00.00 | 1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94.77 | 2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82.31 | 7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4 | 復(fù)旦大學 | 上海 | 76.39 | 4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75.07 | 5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江蘇 | 73.26 | 8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72.14 | 3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8 | 吉林大學 | 吉林 | 71.85 | 9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9 | 浙江大學 | 浙江 | 69.89 | 6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10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68.23 | 11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北大清華教師水平最高,教書育人質(zhì)量決定教師水平
教學是大學的核心職能,教書育人是大學教師的天職,教學和科研是其生命線,教師水平包括教書育人的水平和科學研究的水平;科研是提高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教師科研水平提升有利于促進其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提高課程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在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的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名中,北京大學教師表現(xiàn)最佳,得分最高,教師教學和學術(shù)水平最高,高居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100強榜首;清華大學97.78分,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89.02分,名列第三;復(fù)旦大學83.21分,居第四;武漢大學82.06分,列第五;浙江大學81.73分,居第六;南京大學80.18分,列第七,中山大學78.64分,居第八,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78.05分,列第九,華中科技大學76.53分,位居第十。
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10強 |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教師水平得分 | 2014綜合排名 |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00.00 | 1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97.78 | 2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89.02 | 3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4 | 復(fù)旦大學 | 上海 | 83.21 | 4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82.06 | 5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浙江大學 | 浙江 | 81.73 | 6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南京大學 | 江蘇 | 80.18 | 8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8 | 中山大學 | 廣東 | 78.64 | 10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9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安徽 | 78.05 | 14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10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76.53 | 12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北京大學最具媒體影響,連續(xù)8年蟬聯(lián)冠軍
大學聲譽是指大學的社會聲望和對外影響,是大學辦學地位和軟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社會聲譽作為衡量一所大學綜合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是社會對大學辦學的綜合評價,已經(jīng)成為檢驗一所大學是否為一流大學的關(guān)鍵指標。大學社會聲譽的高低取決于大學的教師、學生和校友的事業(yè)成就、社會聲望和社會影響。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專家、云南師范大學馮用軍副教授指出,建設(shè)一流大學必須重視學校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提升,媒體影響力是衡量一所大學社會聲譽的核心指標,直接體現(xiàn)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wù)的水平、層次和效果。中國校友會網(wǎng)以近三年國內(nèi)新聞媒體對大學的新聞報道數(shù)為數(shù)據(jù)基礎(chǔ)發(fā)布2014中國大學媒體影響力排行榜,這是自2007年起中國校友會網(wǎng)連續(xù)第8年發(fā)布中國最受媒體關(guān)注大學排行榜,旨在客觀真實體現(xiàn)中國大學的社會聲譽和媒體影響力,客觀檢驗高校宣傳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最具媒體影響力,近三年來新聞報道高達641萬篇,高居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榜100強榜首,連續(xù)8年蟬聯(lián)中國第一;清華大學有621萬篇,位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有355萬篇,居第三;復(fù)旦大學有287萬篇,位居第四;武漢大學有193萬篇,居第五;上海交通大學有177萬篇,列第六;北京師范大學有176萬篇,居第七;中山大學有175萬篇,位居第八;浙江大學有168萬篇,位居第九;南京大學有125萬篇,居第十。
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榜10強 |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類型 | 媒體報道(條) | 2014綜合排名 |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綜合 | 6,410,000 | 1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理工 | 6,210,000 | 2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綜合 | 3,550,000 | 7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4 | 復(fù)旦大學 | 上海 | 綜合 | 2,870,000 | 4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綜合 | 1,930,000 | 5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綜合 | 1,770,000 | 3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師范 | 1,760,000 | 11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8 | 中山大學 | 廣東 | 綜合 | 1,750,000 | 10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9 | 浙江大學 | 浙江 | 綜合 | 1,679,700 | 6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10 | 南京大學 | 江蘇 | 綜合 | 1,250,000 | 8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武漢大學校友捐贈最豪爽,校慶之年沖頂全國五強
校友工作成效是衡量一所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戰(zhàn)略的動力源。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捐贈額是指學校實際接受校友捐贈的總金額,是檢驗一所大學校友認同度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1990年以來,中國大學累計接受校友捐贈金額高達91.59億,2013年新增校友捐贈近13.66億,與去年相比均有所減少。從各校累計接收的校友捐贈總額來看,全國有16所高校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億元俱樂部”,其中,10億以上的有2所,分別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5億以上有6所;2億以上的捐贈有11所;捐贈總額在5000萬以上的大學有28所,累計在1000萬以上大學有81所。其中,武漢大學校友最豪爽,借助母校120周年校慶之機,紛紛慷慨解囊助力母校發(fā)展,校友累計捐贈增至5.43億,沖進全國五強。
清華校友累計捐贈13億躍居第一,創(chuàng)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最高紀錄
在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的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中,清華大學累計接收的校友捐贈總額最多,高達13.23億元,超越北大躍居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100強榜首,創(chuàng)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最高紀錄;北京大學校友累計捐贈12.93億,屈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捐贈7.07億,穩(wěn)居第三;浙江大學校友捐贈5.86億,列第四;武漢大學獲校友5.43億捐贈,上升2個名次躍居至全國第五;南京大學校友累計捐贈5.24億,名列第六,與去年相比下降一位;深圳大學校友捐贈2.99億,躍居至全國第七;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捐贈2.98億,名列第八;福州大學校友捐贈2.70億,首次進入十強,列第九;中南大學校友累計捐贈2.26億,位居第十。
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10強 |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類型 | 校友捐贈(元) | 2014綜合排名 |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理工 | 13.23億 | 2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綜合 | 12.93億 | 1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綜合 | 7.07億 | 7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4 | 浙江大學 | 浙江 | 綜合 | 5.86億 | 6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綜合 | 5.43億 | 5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江蘇 | 綜合 | 5.24億 | 8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7 | 深圳大學 | 廣東 | 綜合 | 2.99億 | 98 | 專業(y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8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理工 | 2.98億 | 27 | 中國研究型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 | 福州大學 | 福建 | 理工 | 2.70億 | 77 | 區(qū)域研究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0 | 中南大學 | 湖南 | 綜合 | 2.26億 | 17 | 中國研究型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大學評價要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要求,符合教育適應(yī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作為我國從事25年大學評價研究的資深學者,1989年發(fā)布了中國第1個多指標大學排行榜,對于中國的大學評價研究工作,蔡教授表示,自從1987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蔣國華教授等公布中國第一個大學排行榜至今近 30 年來,經(jīng)過全體大學評價參與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中國大學評價工作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相關(guān)的學術(shù)理論和實踐應(yīng)用得到社會的關(guān)注和認可,但能持續(xù)從事大學評價研究的學者和團隊不多。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最終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也為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帶來的新的問題,存在眾多理論問題尚待解決。
21世紀的中國大學評價不能固執(zhí)于上個世紀的評價思想,要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要求、符合教育適應(yī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廣泛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蔡言厚教授強調(diào)指出,目前對中國高校的辦學評價不再是簡單的學生數(shù)量、SCI、EI或其他數(shù)據(jù)庫的論文和專利數(shù)量等規(guī)模指標的比較,評價者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與學習,正確認識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關(guān)系;正確認識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院校的辦學差異和發(fā)展定位,處理好辦學規(guī)模指標和質(zhì)量指標的關(guān)系;充分認識“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wù)”的深刻內(nèi)涵,認識不同類型人才的社會貢獻和評價標準…,可以說中國大學評價工作任重而道遠。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