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開學恐懼癥你的“軟設備”調試好了嗎?
2009-10-09 18:07:43網絡資源
摘要:再過幾天,上海中小學就要正式開學了。經過了兩個月的暑假,重返課堂的學生是否會感到有些不適應?這個新學期,無論你是第一次邁入初中、高中校門,還是上課時即將發(fā)覺老師口中“中考”或“高考”出現(xiàn)的頻率突然提高,都應該仔細想想,自己除了準備文具、擦洗自行車等“硬件”外,在心理上是否已經調試好了“軟設備”,來坦然應對一個嶄新的學期。
[中學新生]
自我調試,適應新環(huán)境
許多剛剛升入初中或高中的學生,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常會感到不適應。兩個月前,他們是“大哥哥”、“大姐姐”,卻即將成為“小弟弟”、“小妹妹”,從“高峰”跌到“谷底”,難免感到有點失落。盧灣區(qū)某初中一位班主任坦言:“對于即將跨入初中大門的新生來說,心理上一般都會產生自豪感和渴望上進的意愿,即使是那些小學時后進的孩子,也會有‘換一個新的環(huán)境,有新的老師和同學,我要好好學習’的念頭。”不過,這種獨立意識與獨立能力的不協(xié)調會困擾不少同學。如果不能盡快做好相應的心理調適,就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或許還會由此產生緊張、孤獨、無助等不良情緒。
心理學家分析說,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部分過于追求完美的優(yōu)秀生等,常常成為“開學恐懼征”的易發(fā)學生群。
對于學生來說,從小學升入初中,或者從初中升入高中,即將開始新的學習階段,制定新計劃、樹立新目標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提醒的是,此時一定要切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客觀地制定學習計劃,目標不要定得太高,否則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挫敗感,影響自信心,欲速則不達。有目標會使人產生動力,有計劃能讓人有條不紊,然而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也不容忽視。試著讓自己從輕松、自由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適度緊張起來,按照學校的作息制度在家里演習幾天,慢慢找回感覺。
為家長支招:從作息、心態(tài)上讓孩子步入“開學時”
1,開學前可以與孩子一起去新學校逛逛,可能的話,參觀一下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地方。
2,在開學前幾天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臨近開學,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起床、飲食。放假時,許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亂了,常常是看電視或上網到很晚,而早上又貪睡不能按時起床。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就還在“放假”,開學后很難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家長應及時地糾正孩子的生活習慣,敦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就餐,保證孩子開學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3,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游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新課程、與新同學關系等。
4,學習用品準備在假期,家長應與孩子一起準備文具和其它有關的學習用品,在開學前不宜繼續(xù)購買玩具等作為禮品送給孩子。
[二年級學生]
一切只當從頭開始
也許,初二和高二學生既和新進學校的預備班、高一學生不同,也與畢業(yè)班學生的“境遇”迥異。他們可能只是換了個上課的教室,校園環(huán)境、同學圈子基本上都沒有變化。但是,適當?shù)男睦碚{試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正處在初中或高中生活的中段,把握得當將大有裨益,放任自流最后將一事無成。因此,新的學習目標對轉移學生注意力很有好處,不管上學期學習成績如何,幾乎每個學生都希望在新的學期有好的表現(xiàn),一切都只當從頭開始。當然,制訂的目標要切實可行,適合自己的實際,才能激勵自己,精神飽滿地邁進新學期。
為家長支招:調整生物鐘,倒好“時差”
抓緊調整“生物鐘”,堅決讓孩子“倒時差”;鼓勵、傾聽孩子對新學期作出計劃;特別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有必要時進行心理“補課”;對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反常要理解,不要表現(xiàn)得太在意,輕松面對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鼓勵。家長可利用飯后散步、睡前等放松時間,陪孩子聊聊天,講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像運動、游戲等等,或者侃侃熱點新聞。
[畢業(yè)班]
從早起早睡做起
對于開學走進初三或高三的學生來說,9月份開學也開始了他們“應考”的一年倒計時。雖然也有許多畢業(yè)班學生暑期并沒閑著,“開小灶”補課的“檔期”很滿,但是假期畢竟不會像平時學習那樣緊張。
以早起為例,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比較痛苦的事情,很多學生早上都有賴床的習慣,不到最后一刻不起來,然后匆忙出門。有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學生們還會犧牲早餐,而這對身體健康并無益處。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們從起床到出門上學、上班最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緩沖時間。這段時間使我們得以從容地完成洗漱、早餐及出門準備等重要事情,別看這些都是細小瑣碎的事,但卻是一天的開始。
那么,我們該如何獲得這段緩沖時間呢?其實,這與早睡早起的習慣密切相關。對于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學生來說,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它不僅能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而且還能為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奠定基礎。
有些學生抱怨,進入初三、高三后課業(yè)負擔較重,晚上睡得較晚,早上就自然起不來了。對此心理學專家建議,首先盡量利用在學校里的“閑散”時間,解決一部分費時不多的作業(yè),不要全部都帶回家里做;此外,保證課堂及自習時的效率,上課認真聽講自不待言,回家后的自修也不能三心二意,要提高學習的效率;還有不要陷入題海的怪圈,做題的目的并不是讓自己機械地重復,而是要掌握科學的解題方法。疲勞大戰(zhàn)既無甚效率又影響睡眠,是不足取的。在開學前,為自己制定一張詳細的“作息時間表”非常重要,也會在今后一年間起大作用。
為家長支招:為子女加一碗“心靈雞湯”
一開學,初三和高三家長若是忙不迭地渲染中考、高考的緊張氣氛,則會讓孩子感到非常驚慌。備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的關心應適度而不要過度。
大部分家長都是優(yōu)秀的“后勤部長”,膳食營養(yǎng)的搭配,身體保健的呵護……如今,初三和高三的家長們不妨為子女再多加一碗“心靈雞湯”,在雙休日的閑暇時,多和孩子談談心,聽聽他們對畢業(yè)班生活的描述和對未來理想的勾畫。初三、高三的壓力和緊張是不言自明的,而最有效的緩解良方莫過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彼此理解、有效溝通和從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