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你準備好了嗎
2009-08-29 15:37:38網(wǎng)絡資源
要堅持:上高中就不能放松,一次考試失敗不能頹廢
要講求效率:改變初中硬背的方式,提高理解、運用和反應能力
要會學習:高中學習更注重主動學習、自主學習
馬上要開學了,很多初三畢業(yè)生就要進入新的高中進行學習。最近,很多家長和同學告訴我們,他們對高中很陌生,但也充滿了期待。高一新生應該注意什么?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相比,有何異同?高中學習方法,是否需要調整?帶著種種疑問,我們今日特別邀請沈陽市第二中學的兩位優(yōu)秀教師楊梅、薛峰為同學們指點迷津,從文理科不同角度告訴大家該怎么完成角色轉換,適應高一學習生活的新改變。
高中文科:要注意學“活”
關鍵詞:角色轉換
沈陽市第二中學楊梅老師說,一個剛上高中的孩子,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轉換。
首先樹立目標,根據(jù)目標給自己做一個規(guī)劃。因為高中的最終目的是考大學,因此不妨在剛上高一的時候就給自己一個希望:我要考什么大學,我要考到什么水平的分數(shù)。確定了努力的方向后,才能掌好舵,向著目標方向一路高歌。
第二,信心很重要。“比如我大學的時候就想:我有一個秘密,我長得很漂亮,人人都喜歡我。”要給自己一個信心,信心催生力量。
第三,要堅持。因為高中學習不是三分鐘熱度的問題,而是整整三年,堅持下來不容易。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不要灰心喪氣。只要有評比,必然會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不能因為哪次考試不理想,就萎靡不振消沉下去了。
第四,要講求效率。好好利用上課時間、自習時間、周末在家里的時間,有效率的學習。前提是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好方法除了借鑒他人外,自己也要摸索。高中學習和初中完全不一樣,初中的知識量很少,單純背就可以,而高中就不是背能夠解決的。另外,面臨新課標新課改,高考題都很活,你背的東西通常都不是考的東西。文科的高考卷叫綜合能力測試卷,要考察你在基礎知識之上的理解、運用、反應能力。
第五,要“會”學習,初中學習一般都是老師看著,但高中老師帶班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學習上要學會去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掌握好學習的時間。
關鍵詞: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很多學生初中的時候都很“拼”,全力以赴地去拼搏,但一上了高一,他就覺得該調節(jié)了,于是就開始休息了。其實不然,中考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從高一開始你就得全力以赴地去做,如果每天都懈怠,你會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沒了信心。
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初上高一,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一切可以從頭開始。應該從紀律和做人方面嚴格約束自己,讓自己的行為朝著更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什么樣的習慣是好習慣?學習上,認真聽課就是好的習慣;活動中,積極主動是一種好的習慣。優(yōu)秀是觸類旁通的,這一方面優(yōu)秀,會帶動其他方面。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長處,季羨林先生不愿意評價自己的學生,因為他認為每個學生都很優(yōu)秀:“每個學生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我的學生你不能拿來一個一個比較。”
當有了好的習慣以后,就會慢慢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就會主動參與社會,工作后就會很快脫穎而出。
關鍵詞:針對文科學習的轉變
不僅僅是歷史,文科都有一個通病——背誦。初中的知識量很小,能背得很熟,不過背的東西很容易遺忘,一段時間之后印象就不是很深了。所以高中的文科要學活,重在理解,理解、歸納、分析、概括、運用材料的能力很重要。高中還涉及點串線的問題,因此絕不能僅僅依靠背誦。高中緊張的生活導致學生沒有時間看書,因此高中生知識面常常會很窄,人生閱歷也不行。如果有精力和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些課外書,在假期的時候可以“惡補”。讀書也是一種習慣,從高一開始,養(yǎng)成讀書習慣,讀好書,讀有益的課外書。
要扭轉“文科比理科輕松”的認識,文科不僅需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還要適當?shù)淖鲱},做題是為了運用,對高考很有幫助。
高中理科: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
沈陽市第二中學薛峰老師說,從初三到高一的理科,變化主要在兩個方面,學習內容和考試題型。
關鍵詞:更貼近生活,需要聯(lián)系實際
其一,學生們所要學習的內容更多了,范圍更廣了,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要遠遠多于初中的。這就需要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主動和被動的差別就在于主動學習要求我們會思考,老師提出問題我們要去思考問題,然后主動地去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被動的學習是老師提出問題以后我們坐在那里等老師的答案,老師說完答案以后我們用筆記下來。正是由于高中的內容不一樣了,若用被動去記的話,不僅內容太多記不完,而且也記不住。高一的化學學習要輕概念重應用,理論的東西高考的時候不會考。
比如,化學在高一新入學馬上要遇到的第一個難點是物質的量,這是純理論的東西,涉及一些概念和計算,學生以前從沒有遇到過,而且只是在化學世界里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學這些的時候,就要學會把微觀的東西用宏觀的方法放大,比如“物質的量”的理解,我們就從熟悉的東西入手,物質的量和時間、質量、長度等一樣,都屬于七個基本的物理量,然后就可以對比,物質的量和時間一樣,摩爾就相當于秒,這樣就可以清楚是什么關系了。
第二個難點是氧化還原反應,還有離子反應。這一塊兒是高考的重點,大家剛入學各種活動也比較多,這部分知識是“十一”長假以后講的,可能很多同學這部分就掌握得不好,所以上課一定要聽講。高中的課堂尤其是理科課堂,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有一些知識必須通過老師理解以后再講出來,才能被學生吸收,如果光看書本上的那一句話,就什么也看不懂。氧化還原這一塊知識比較難,就需要大家多練習,練習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老師會指導我們做什么樣的題,老師總結的題要認真做,這樣效果比較好。高中不做題是學不了理科的,也是學不好理科的。
關鍵詞:考試難度明顯增加
其二,是考試比較難,學生所面對的考試題和初中不一樣了。初中,老師上課寫的板書或者教材上的內容就是考試的內容。而高中尤其是高考,從這兩年來看,進入新課標后,它所涉及的化學試題或者理科試題形式都很新穎。我們在做練習冊和老師平常講授的過程中是講不到原題的,但如果追根溯源,會發(fā)現(xiàn)這些新題里面包含的東西是一樣的。有一些同學只是在記一道題或者某道題,這樣的學習方法在遇到新的題型時,他就不知道怎么來用,學完了不會用。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考試的內容來學習,高考考什么我們就學什么,不能死記硬背,因為同一個知識點可以用在不同的背景下,現(xiàn)在高考很多創(chuàng)新的背景是老師或者學生不能夠在考試之前所預知的,所以就需要學生當場反應,在遇到一個新的背景時,要用所學過的知識點或者理論來解決。因此,在學習上要更加靈活,不能夠搬來初中的那一套,不能光記某一道題和這個題的答案,我們所要做的是明白這道題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思維方式去解決,我們學習的不是死知識,而是方法和思路。
剛上高一,很多同學靜不下心來學習,怎么把不羈的心拉回到學習中呢?關鍵是要樹立目標,目標是使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每個同學在開學的時候就要有一個目標,比如三年之后想考到什么學校,想考怎樣的成績。這個目標要針對自己的能力,不要太難夠著也不要不用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還可以細分到專業(yè),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想學的東西。
另外要處理好學習和活動的關系,可以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參加各種活動鍛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