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寫作知識清單(二)(3)

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寫作知識清單(二)(3)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12-25 20:34:47


高考



  申論文章的標題要受到申論試題以及作答要求的限定。通常來說,申論標題的命題要求包括以下四種形式:

  第一.自擬標題:標題的擬制比較自由,考生發(fā)揮的余地較大。但是,標題的擬制應充分聯(lián)系“給定資料”,切勿跑題、偏題。

  第二.以A為題:這是典型的命題作文,題目已將文章標題給出,因此,直接將此作為標題即可,不可另立標題。

  第三.以A為主題:雖未限定標題,但給出了文章的主題。標題最好要包含題目當中規(guī)定的主題關鍵詞。

  第四.以A為副標題:這類題目規(guī)定了文章的副標題,考生一方面必須將此作為副標題,另一方面須擬制主標題,以保證標題的完整性。

  (2)標題的基本要求

 、俸喢骶  ②標題即論點   ③禁用標點符號

  其次是主體的寫作要求。

  開頭:高處落筆,亮處著墨。“高處落筆”就是文章開頭就要提出最高層次的論點,結合語言表達上的適當策略,既啟發(fā)下文,又蘊含主題,使閱卷者有一個良好印象。“亮處著墨”是指要從成績、進步、優(yōu)勢等積極面說起,先說亮點,后講陰暗面;多說成績,少說問題。這樣就給全文奠定了一個積極的基調(diào),最終再指向問題的解決。

  分論點:充實深刻。申論文章要想獲得高分,只有漂亮的開頭顯然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個好的主體,文章是要用“主體”來說話的。申論文章的主體部分也就是文章的分論點部分,對于該部分的書寫有兩種方法:1).對策型分論點:亮明分論點(1-2句)-簡要概括材料中與分論點相關的內(nèi)容(2-3句)-辯證分析(2-3句)-提出對策(1-2句)-說明對策的目的(1句)。

  2).分析型分論點:亮明分論點(1-2句)-進行理論闡述分析(4-5句)-略扣材料(1-2句)-作出結論(重申分論點,也可以提出對策,2-3句)。

  結尾:歸于圓滿

  “鳳頭豹尾”,文章有了一個出彩引人的開頭,必然要有一個響亮有力的結尾與之相般配,文章才更精美。因此文章收筆時,就應當落于問題的解決上,以肯定的語氣,通過分析、推斷說明問題是一定能夠圓滿解決的;并進一步對問題解決的趨勢、前景作出預測、展望,分析由于問題解決而必將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深遠意義。

  四、二元思辨性作文寫法

  (一)定義 思辨類作文材料中所列舉的對象、話題、認知或者做法往往是相對的,材料中一般蘊含兩個或多個觀點,這些觀點在結構上一般是并列關系,在內(nèi)涵上是對立統(tǒng)一關系,因此具有較強的思辨性。

  思辨類材料可分為兩大類:

  二元矛盾型,即對于所探討的話題,材料中往往蘊含或在結尾處提供兩個對立的觀點。

  多元矛盾型,即對于所探討的話題,材料中往往蘊含或在結尾處提供多個觀點,這些觀點或呈并列關系,或呈對比關系,或呈互補關系。

  (二)方法歸納

 、.抓住關鍵詞,探究思辨性

  抓住關鍵詞,探討事物之間或矛盾的雙方存在什么關系,思考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形成自己的觀點。

 、趹B(tài)度堅定,觀點鮮明

  對于思辨類的材料作文,一旦確定了觀點,就要態(tài)度堅定、旗幟鮮明地為自己的觀點據(jù)理力爭。同時要謹防在作文時為了體現(xiàn)思辨性,導致闡述的觀點含糊不清,讓人不明其理。

 、勐(lián)系材料,選己所長

  (三)思辨類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以是多方面的,應選擇那些自己擅長的立意角度作為中心論點,謹防一味貪圖深刻或著獨特而選擇自己不熟悉的角度來寫,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

  1.聯(lián)系的辯證分析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和外界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分析一個問題時,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關問題的聯(lián)系。

  2.發(fā)展的辯證分析法——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發(fā)展、變化之中。論證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采用靜止不變的觀點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內(nèi)在客觀規(guī)律,就必然違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在發(fā)展中分析問題,才能把握問題的實質(zhì)所在。

  3.一分為二的辯證分析法——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才能全面地認識問題,避免認識的片面性。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它的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ㄋ模┧急骖愖魑呐e例

  【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

  中國人一直很講究一個“度”,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萬物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nèi)之事,雖無利而為之。

  然而,生活中,如果我們處處死守著某個“度”,時時依“度”而行,照“度”而為,那又未免僵化、死板。仔細想想,為人也好、處事也罷,為生活、為事業(yè),哪有什么真正的“度”?人們所謂的“度”,不過是一種約束思想和行為的框框,應該予以破除。

  針對上述說法,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度”的理解,不少于800字。

  【審題】

  二元對立型材料是指材料中有兩種矛盾對立的觀點A和觀點B。

  1.抓取主要矛盾。(對立性)

  二元對立題,矛盾是現(xiàn)成的,考生首先要對材料所含矛盾進行選擇。選擇要探討的矛盾,即確立論題。如題目包含多對矛盾,就要分析哪一對矛盾是主要矛盾(或自己對哪一對矛盾有較深的感悟);題目提供的是單一矛盾,就要分析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澄清核心概念。(思辨性)

  二元對立概念往往比較抽象,可以轉(zhuǎn)化為一些帶有明確褒貶色彩的具體概念。例如:2022屆湖南六校聯(lián)考作文題的“無我”與“有我”。材料對于這兩個概念并沒有明確的界定,學生必須在行文中先辨析二者的概念,才能進行分析。“無我”指的是對個人的利益、地位、名譽等問題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趨、知所避、知所守,不為利所困、不為名所累、不為情所惑。面對功名利祿,淡然處之。寵辱不驚,功成身退。不因為成績而沾沾自喜,也不因為得失而斤斤計較。有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淡泊,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有寒波澹澹、白鳥悠悠的寧靜。“有我”指的是事業(yè)有我,擔當有我,奮斗有我。

  3.淡化對立,尋求矛盾雙方內(nèi)在質(zhì)的融合。(統(tǒng)一性)

  矛盾的正反兩面,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統(tǒng)一。若要從根本上解決“二元對立型”材料作文的思辨性問題,須高瞻遠矚從立意的根本上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能夠淡化兩個概念的對立特性,尋求二者內(nèi)在質(zhì)的有機整合與互補關聯(lián),就有可能找到一個極具思辨性的立意方向,通常我們認為這樣的立意是最佳的。

  【立意類型】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