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一戰(zhàn)后到二戰(zhàn)前的東西方世界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25 14:15:55
一戰(zhàn)后到二戰(zhàn)前的東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階段的歷史相當重要,歷來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此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1)1917-1923:兩塊內容:一塊是以十月革命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塊:俄國,歐美,東方)一塊是帝國主義戰(zhàn)后瓜分世界的分贓體系:凡爾塞-華盛頓體系的確立。(2)1923-1929年:一塊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一塊是帝國主義"相對穩(wěn)定局面"的形成和隱含的尖銳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機沉重打擊下帝國主義陣營分化成民主陣營和法西斯陣營;二是蘇聯的建設和斯大林體制;三是法西斯的瘋狂擴張和大戰(zhàn)的醞釀。總的來說是三條基本線索:一是帝國主義由一戰(zhàn)后的動蕩調整到形成暫時穩(wěn)定局面,再到大危機后走向新的動蕩爆發(fā)新的世界大戰(zhàn)。核心是帝國主義彼此間深刻而又復雜的矛盾;一是俄國經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經過曲折鞏固政權,恢復經濟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一是東方的革命運動進入新時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結合起來。理解這一階段的關鍵在于明確此階段是在一戰(zhàn)和十月革命影響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發(fā)生在俄國的歷史原因(經濟,政治,階級,政黨,大戰(zhàn),演習。)十月革命的經過(兩個過渡: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由和平設想過渡到暴力奪權。集中體現在四月提綱中。)熟練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國的復雜形勢。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2、如何理解蘇俄向社會主義過渡(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
3、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蘇聯的建立、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斯大林體制的政治經濟特點和評價*)
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含義,內容(宰割戰(zhàn)敗國;重分殖民地;協調大國利益和矛盾;策劃反俄;建立國聯。)如何評價該體系(反動性為主;但注意其三個積極意義)?通過分析該體系隱含的復雜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爾賽和約和九國公約,四國條約,五國公約的內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間的關系。*
6、大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
7、大危機下美德不同選擇的歷史原因。(經濟,政治,思想,歷史傳統(tǒng),外交,個人因素。)
8、理解羅斯福新政的實質、特點,正確評價羅斯福新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理論意義。)
9、日本法西斯和德國法西斯上臺的不同點。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勢的特點。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動和影響。
11、慕尼黑陰謀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2、理解綏靖政策的歷史背景,表現,影響。*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抓住幾個點。)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大戰(zhàn)后期召開的會議的內容。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