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魚為什么要躍出水面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24-11-15 22:58:52
魚為什么要躍出水面?
●新聞事件美國媒體上周報道,密歇根州57歲的婦女朱迪·扎戈爾斯基近日在佛羅里達州礁島群附近的一艘游艇上曬太陽時,一條34公斤重的黃貂魚突然躍出水面,撞向朱迪面部,朱迪最后不治身亡。
被一條“空中飛魚”活活撞死聽上去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那么——
覓食或避免成為“囊中物”
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為了吃掉其他魚;二是防止被吃掉。
當魚類之間相互追逐來到海水表面時,被追趕的魚就會突然“騰空躍起”,為的是使“捕食者”感到迷惑不解,既不能確定“目標”飛到哪兒去了,也無法預測它會重新躍入哪里。比如胭脂魚就經(jīng)常為了逃避梭魚類或者鯰科魚的追逐而從水面躍起。新聞中所提及的黃貂魚,盡管其體型在海洋中已經(jīng)算是比較大的了,但它是牛鯊和錘頭鯊最喜歡的食物。也有魚類是為了躲避其他體積巨大、聲音響亮的物體而躍出水面,比如亞洲鯉魚有時會為了躲避摩托艇而躍起。
“魚躍”技巧千差萬別
大多數(shù)種類的魚都有跳躍能力,而且通常借助快速游向水表面時的沖力和慣性“飛”躍起來。不同種類的魚其躍起的技巧也有所不同。比如生活在熱帶的龍魚就是跳躍高手,它首先把自己盤卷成S形,然后迅速伸直,整個身體再騰空而起。龍魚躍出水面是為了捕食昆蟲、小鳥或者水上的哺乳動物。
某些種類的魚特別擅于跳躍。拿鮭魚來說,在產(chǎn)卵的時候,它們會騰空躍出海面,制造出一幅“瀑布式”的奇景。在飛出海面的那一刻它們會用尾鰭把水推開,然后張開其類似翅膀式的胸鰭,使它們能夠滑行約一兩百米。
“飛”得比“游”得快
魚在空中“飛行”的速度比在水中“游泳”要快得多。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1000倍,同時,由于魚一直生活在水里,練就了強壯的“臂力”,因此,在躍出水面的一霎那,其強大的“臂力”會促使它們在空中爆發(fā)“流星焰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見的一道白光式的水花。(當然,大多數(shù)魚在空中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
求愛時也用跳躍表達
某些科學家提出,跳躍在求愛時也管用。在自然界,雄性通常在雌性周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以吸引雌性。而對某些魚類來說,跳躍并重新撞入水中是它們“抓痕”的一種方式。鯨魚、鯊魚和大型魚類如金槍魚常常受到鮣魚(約0.3米長,在頭部有吸盤,常吸附于鯊魚、鯨、海龜或船體上)和寄生蟲(如橈教類動物)的干擾,墜入水中可以擺脫這些侵害物。研究人員已經(jīng)計算出,一只海豚在空中旋轉(zhuǎn)一周會產(chǎn)生足夠的向心力以甩掉那些寄生蟲。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