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2025年高考搞好結合,走出“誦讀”教學誤區(qū)

2025年高考搞好結合,走出“誦讀”教學誤區(qū)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14 09:29:24

  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空前活躍,各種新的教學模式、方法不斷涌現。在對近幾十年國內語文教學的反思中,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教師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認識到祖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誦讀”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方面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許多教師把誦讀引入課堂,使課堂教學又有了朗朗的讀書聲,教學效率也有了提高。但是,在一些教師的“誦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把“誦讀”與“背誦”等同起來,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把“誦讀”教學與學生的放任性閱讀等同起來,教師不做指導;把“誦讀”對象與課文等同起來,使誦讀內容禁錮于課本之內。這些模糊認識直接影響著教學,使得“誦讀”教學又陷入新的教學誤區(qū)。筆者認為要克服誦讀教學的誤區(qū),在誦讀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結合:

  一、明確“誦讀”教學目的,與語感培養(yǎng)緊密結合

  誦讀作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被當今語文教學界重新認識是因它有著獨特的語感培養(yǎng)功能,它能有利于克服當前語文教學中工具性、理性化、功利性過重的現象,糾正語文教學的偏差,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整體素質。

  誦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語文素質。誦讀教學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從這一角度出發(fā),誦讀教學不能單純理解為背誦,必須與語感培養(yǎng)緊密結合。在誦讀教學中,學生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自由閱讀,教師的講解應在學生的充分閱讀之后進行。讓學生真正讀作品、識作品、品作品,調動學生積極的思考、聯想、想象,而不是死記硬背做錄音機,要在頭腦中進行再創(chuàng)造,真正自己體味語言、感受情感、獲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進行語感培養(yǎng),體現誦讀教學的價值。要把課文的閱讀權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文章中有興趣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能力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為壓縮教師的講解時間,規(guī)定教師講解與學生誦讀的先后次序、教師指導的范圍與頻度,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讀,把課堂變?yōu)閷W生的學堂。誦讀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它的潛移默化性、直覺可感性,不需要過多的枯燥理性概念知識學習,學生學起來有興趣、易深入。而語言的學習、運用又不同于數學、物理等學科,沒有非知所以然的必要,語言的本身就是一種約定俗成,語言的學習也必須從大量的語言誦讀中獲得,過于理性化的教學無益于語言的教學。

  二、認識“誦讀”教學缺陷,與閱讀指導緊密結合

  誦讀作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它的缺陷在于重感性認識的不斷強化,而忽視理性分析、缺乏知識認構的系統(tǒng)性。因此,誦讀教學必須與科學的閱讀指導緊密結合。學生的誦讀應該是自由的、自主的、有獨立性的,應該是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在大腦被充分刺激、產生再創(chuàng)造形象的前提下進行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真正目的,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作用。但是,學生閱讀時,大腦中形象的形成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的,不同的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不同,理解的深度也不相同,這其中教師的指導就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閱讀指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進行閱讀指導?一是利用一定時間專門講解閱讀的方式方法,讓學生了解必要的閱讀理解的系統(tǒng)知識;二是在學生的具體閱讀活動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適時點撥,直接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本體。三是搞好誦讀反饋,在一定時間對學生已進行的誦讀內容、誦讀情況進行指導性反饋,消除一些模糊認識,使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語感形成系統(tǒng)化、條理化。

  三、擴大“誦讀”教學外延,與學生多讀緊密結合

  誦讀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范圍內,它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目標就決定必須與多讀緊密結合。誦讀教學的形式是以學生的自由閱讀、感知為主的,它要求閱讀對象必須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誦讀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沒有一定閱讀的量的保證也是難以達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多讀,指導學生多讀。要使誦讀與多讀緊密結合,必須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保證:一是要在課時上給予安排,每星期可安排兩節(jié)閱讀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二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由地翻閱文章,讀自己喜愛的小說、散文、詩歌等,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得其樂”,在“樂”中“得”,在“得”中“樂”,讀書的樂趣本身就是語言文字對人類的貢獻,閱讀能陶冶情操、豐富閱歷,使讀者體味人生的樂趣,更有興趣的學習祖國語言,在快樂地多讀中獲得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的讓學生自己去獲取閱讀的對象,因為學生自己獲取的往往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文章,而有了興趣進行的閱讀就容易產生共鳴,產生良好的語感體驗。閱讀材料的選擇應以國內文學作品為主,使學生更多的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進文學素養(yǎng),提高語感能力。在多讀指導中,要注意閱讀的系統(tǒng)性與自由性相結合,側重于自由性的原則。所謂系統(tǒng)性就是指在多讀中要有一定的階段性,要根據學生的的學期、年級的不同,在閱讀文體、閱讀數量、閱讀反饋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規(guī)劃,使多讀循序漸進、有次序的進行。

  克服模糊認識,明確誦讀目的,適時誦讀指導,加強多讀訓練,是提高誦讀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這將使“誦讀”這一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