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后如何謹防不良心態(tài)
2024-10-17 09:45:39網絡整理
今年的高考結束,考生大多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但有些考生卻表現出異常失落、郁郁寡歡。這是考生的突發(fā)性心理沖突和生理紊亂現象,心理學家針對考生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一一進行疏導。
挫敗型“今年考砸了”
“今年考砸了。”許多剛走出考場的考生還在抱怨出題太難,還有一些考生認為自己的麻痹大意導致了考試的失敗。這類考生一般把高考的失敗看作前途的終結,所以,他們就會愁眉苦臉,強調自己在某一科上的失敗,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覺得低人一等。
應對這種心理的關鍵就是要正確評估自己,既不盲目夸大優(yōu)點,也不把自己評價過低。要知道,高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高考的競技場上一定會有失敗者。因此,不能憑一次成敗論英雄。同時可采取轉移注意的方法,多做家務、聽音樂、看電視,或訪親探友,使自己走出考試失敗的陰影。
放縱型“我要通宵上網”
“今天晚上誰也不許睡覺。”一群剛考完試的男生,迫不及待相約通宵上網。還有一些同學已經準備好今后幾天的行程,準備瘋玩,其中一位考生這樣描述:“壓抑時間太久,是該放縱一下了。”這些孩子之所以選擇瘋玩,主要是因為長期受到壓抑,也可能因為這次考得的確不錯,過于興奮。但如此放縱對于身心會造成嚴重危害。
正確的做法是放松而非放縱。除了電腦游戲、蹦迪之外,還有很多選擇,白天也不要光顧著睡懶覺。選擇打球等運動是個不錯的方式,還可以約同學一起看電影、去旅游等。同學也可以選擇通過調整性的學習來進行過渡。比如提前準備一下大學英語,因為很多大學都會讓考生進行入學測試。而家長也要適當監(jiān)督,不要讓孩子玩得過瘋、過火。
內疚型“我對不起爸媽”
“爸爸媽媽,我對不起你們,這么簡單的考試都考砸了。”一位考生走出考場后面對焦急等待的父母,淚流滿面,傷心欲絕。而她的父母也在一邊不知所措,剛想安撫孩子,這位考生反而哭得更厲害了。這類考生因為考前得到了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老師無私的幫助,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報答,結果考試情況不理想,就產生了愧對家長與老師的內疚心理。一些過度內疚的同學還會因此整天悶在家里,避免走親戚見朋友,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孤獨抑郁癥。
此類同學,要化內疚為力量,勇敢地站起來,不要沉浸在內疚之中,要盡快走出這個誤區(qū)?梢赃x擇一些集體活動,一般來說,和同學在一起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也可以在家看看書,比如看看偉人的傳記等;還可以進行適當的學習,準備迎接自己的大學階段。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