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旅夜書懷》 5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5 15:22:0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背誦《旅夜書懷》這首詩,掌握詩中關鍵詞句的含義,理解詩歌的意象和意境。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討論、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感受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杜甫在詩中表達的孤獨寂寞、漂泊無依的情感,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和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揣摩詩歌的`意象,學習反襯的手法,把握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以及詩人復雜情感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杜甫生平簡介、詩歌背景介紹、詩歌朗誦音頻等)。
《旅夜書懷》原文及注釋材料。
學生預習材料(包括杜甫其他相關詩歌的閱讀)。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通過展示星空、江流等自然景象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壯闊與美麗,然后引出杜甫面對這些美景卻心生悲涼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旅夜書懷》的興趣。
2.作者及背景介紹
作者簡介:簡要介紹杜甫的生平、詩歌成就及“詩史”之稱的由來。
背景介紹:講述杜甫創(chuàng)作《旅夜書懷》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遭遇,特別是他晚年漂泊無依的生活狀態(tài)。
3.詩歌誦讀與理解
誦讀指導:播放詩歌朗誦音頻,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語調,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然后學生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感。
詩句解析:
首聯(lián):“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分析意象“細草”、“微風”、“危檣”、“獨夜舟”,體會其營造的孤獨冷寂氛圍。
頷聯(lián):“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分析“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等意象,理解其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頸聯(lián):“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分析反語手法,理解詩人對政治理想不得實現(xiàn)的憤慨。
尾聯(lián):“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分析比喻手法,體會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感。
4.詩歌鑒賞與討論
小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詩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及藝術手法,每組選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一步闡釋詩歌的深層含義和藝術特色。
5.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比較杜甫的其他詩歌(如《春望》、《望岳》等),分析它們在寫景和情感表達上的異同。
寫作練習:讓學生嘗試以“漂泊”為主題,寫一篇短文或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悟。
6.作業(yè)布置
背誦《旅夜書懷》全詩。
完成一篇關于《旅夜書懷》的讀后感或賞析文章。
五、板書設計
標題:《旅夜書懷》教案
作者及背景:杜甫生平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
詩歌內容:細草微風岸…天地一沙鷗
意象分析:細草、微風、危檣、獨夜舟…
情感與手法:孤獨寂寞、漂泊無依、寓情于景、反襯手法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