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復習要善于抓住重點
2024-09-22 17:51:12網絡整理
一、學習目標
1、知識基礎目標
(1)識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
(3)運用;能結合實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轉化的道理;能以正反兩方面的實例闡釋抓住重點、統(tǒng)籌兼顧的工作方法;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系原理,分析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說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2、能力發(fā)展目標
通過本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自己進一步培養(yǎng)辯證思維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運用哲學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價值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引導學生處理好“以學為主”和“兼學別樣”的關系;學會“彈鋼琴”的工作方法等,這既可以理解為方法論,也可以說是一種覺悟。
二、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如何正確處理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即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于抓重點,又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
2、學習難點:主、次矛盾的含義。因為它容易與下一框內容即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相混淆。
三、學法指導
通過學生自己聯系典型事例閱讀教材本框內容,了解基礎知識要點,明確和把握主干知識及其內在聯系,然后在老師有針對性的啟發(fā)、點撥、引導下,進一步歸納、總結和升華,最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學習思路
1、問題引領,走進新知識
(1)搜集并思考問題:
①我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著名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認為應如何處理?
、谀憧吹交蚵牭降膶W校里的各種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認為應如何處理?
③作為學生,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認為應如何處理?
、芪覈F階段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的一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國是如何處理的?
(2)思考導學
前出塞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有自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這首詩體現了一個什么哲學道理?(回答提示:要把事情辦好,必須抓住主要矛盾。)
2、自學導引 (揭示知識要點,把握知識主干)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
背景材料:從目前來看,“三農”存在很多問題,突出表現是:農村發(fā)展滯后,農業(yè)難以增效,農民收入增幅減緩。近七年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連續(xù)七次提出“中央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可見,“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三農”工作的中心是農民增收。不能以城市繁榮掩蓋農村一些地方的貧窮,也不能用少數人的增收掩蓋局地方農民的減收。平均數代表不了大多數,大多數低于平均數,對這個現實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比如: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這是多年來政策含金量較高的全方位的關于農業(yè)和農村政策的文件。涵蓋了降低農業(yè)稅稅率、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支持主產區(qū)農業(yè)土地開發(fā)等諸多政策。盡管農民增收問題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但中國政府選擇了知難而上。
在上述材料中請找出什么是主要矛盾? 哪些是次要矛盾?(回答:對于經濟發(fā)展來說,“三農”是主要矛盾;對于“三農”來說,農民增收是主要矛盾。對于整個經濟發(fā)展來說,農業(yè)之外其他產業(y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對于“三農”來說,農民是主要矛盾,農村和農業(yè)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fā)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注意:復雜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個,而次要矛盾可以是多個,也可以是一個;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數量比例是1比多或1比1的關系。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
第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請自己舉例說明)(略)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原來的主要矛盾解決了,或者基本上解決了,這時原來處于次要地位的某種矛盾就會突出起來,成為主要矛盾。另一種情形是原來的主要矛盾雖然并沒有解決,但由于出現了新的條件,也會發(fā)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轉化。(請分別舉例說明以上兩種情形)(略)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