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要學好的生物知識的記憶方法
2024-09-06 21:51:17網絡整理
一、比較歸類記憶法
比較歸類記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一段知識后,進行歸納、總結,以各知識點間的聯系為線索,構制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的方法。現在用兩個例子說明一下總結出比較歸類法在高中學習中的重要性,如總結下丘腦的功能(1)作為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中樞:①體溫調節(jié)中樞②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③血糖的調節(jié)中樞④與生物節(jié)律等的控制有關(2)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合成分泌促某些激素釋放激素和合成抗利尿激素。所以說下丘腦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樞紐。
二、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是把一些知識點用諧音字濃縮后再串成一句有趣的話或一個在生活中常用的詞來幫助記憶的方法。如屬于藍藻類的生物包括:藍(藍球藻)色的念珠(念珠藻)會發(fā)(發(fā)菜)顫(顫藻)。再如對各種堿基名稱的記憶:對于“T”可以聯想到“T 恤衫”,“T 恤衫”穿在胸部上,這就記住了“T”代表胸腺嘧啶;英文字母“C”是單詞細胞“cell”的首字母,通過細胞諧音。故而記住“C”代表胞嘧啶。“G”的英文手寫體挺像鳥頭,從而記住“G”代表鳥嘌呤;“U”的形狀較像尿壺,“U”代表尿嘧啶;通過諧音的方式學生能夠較輕松地掌握一些易混淆的知識,把枯燥的生物記憶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使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是利用識記對象與客觀現實的聯系、已知與未知的聯系、材料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來記憶的方法。如葉綠體中的色素在濾紙條位置自上而下依次: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可以聯想為:前兩種色素的名稱全是中文,后兩種色素中含有英文(記憶為中國人跑的比英國人快);胡蘿卜素(四個字)、葉黃素(三個字)四個字的比三個字跑的快;葉綠素a、葉綠素b的記憶是a比b跑得快;通過聯想找到需要記憶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就能夠較好地記住相關的知識。
四、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法就是把記憶材料編成比較順口的句式來記憶的方法。例如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的變化特點:前期:膜仁消失顯兩體;中期:形定數晰赤道齊;后期:點裂數倍均兩極;末期:兩消兩現重開始。再如判斷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遺傳圖譜學生往往很難下手,我就給學生總結了一個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生女患病為常隱;“有中生無”為顯性,生女正常為常顯。判斷伴X隱性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X顯性為“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又如根據表現型寫基因型時可用:“隱性性狀直接寫,顯性性狀先寫半,結果再把子代參”。
五、巧用數字法
巧用數字法就是把將生物學上易混的點用“數字”總結歸納,簡單明了的記憶方法。比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指五種基本元素:C、H、O、N、P;“四”指四種基本單位: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三”指三種基本物質: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二”指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一”指一種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DNA 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基因上的堿基數:mRNA 上的堿基數:蛋白質對應的氨基酸數比值記為“6∶3∶1”;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少)等。
六、圖解記憶法
圖解記憶法是許多生物事物與生物現象在記憶中容易混淆,往往會搞錯,通過繪圖可以幫助記憶的方法。比如:在學習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中胰島A細胞產生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島B細胞產生的胰島素,學生容易記混,只需要在黑板上板書“AB”告訴學生A高,胰島A細胞產生的是胰高血糖素,用來升高血糖;B低:胰島B細胞產生的是胰島素,用來降低血糖。
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還很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所適應的記憶方法也不盡相同,只要我們能夠善于觀察,善于聯想和想象,就能輕松記住學習中難點知識。讓每個學生對生物學充滿學習的興趣,發(fā)揮生物學的趣味性。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