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fù)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月亮在古代的象征

月亮在古代的象征

來源:高考網(wǎng)整理 2023-01-31 23:44:27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月亮不僅是清輝凝碧的優(yōu)美物象,而且是通脫淡泊的文化象征。它凝聚著漢民族深刻的精神底蘊,溫柔地流轉(zhuǎn)在詩人多情的心田。月亮是人類情感的載體,縱觀古代與月相關(guān)的詩詞,借月抒情的作品不勝枚舉。閨情、鄉(xiāng)思、送別,均是詠月詩的基本主題。

  1古代與月亮相關(guān)的詩詞

  1、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朱淑真)

  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

  3、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謝靈運)

  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

  5、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

  6、月沒星不亮,持底明儂緒。 (樂府)

  7、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 (王維)

  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9、月明星稀,鳥雀南飛。

  10、繞書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

  11、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4、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5、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17、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8、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19、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0、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2、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lián)

  2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4、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李商隱

  2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6、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7、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2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

  2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2月亮在古代的象征

  1、月亮是美的象征

  《詩經(jīng)·陳風·月出》最早以月亮來喻佳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這里的“佼人”就是美人的意思。

  而在韋莊《菩薩蠻》這首著名的唐詞當中,更是以“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以月亮喻人,而且是容貌嬌艷的女子。

  2、月亮是故園、團圓的象征

  蘇東坡有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人們很早就在月亮的圓缺和人的離別團聚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月圓之日常常被人們看作是家人團聚之時,那么月亮就被披上了團圓的象征外衣。

  3、月亮是永恒的象征。人生短暫而月亮永恒,這也是詩詞中最富有哲理意義的思考。

  張若虛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不僅使他被世人所牢記,也給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哲學道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月在詩人眼中是永恒的,與人的生命短暫形成了帶有詩意的對照,這種對照讓人們看清了自己,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是人生卻早已不同。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2023年春晚語文考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