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 >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指導(2)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指導(2)

2022-03-24 10:58:26高考網(wǎng)整理


高考

  明晰命題規(guī)律

  一、選擇題的命題規(guī)律


  1.選擇題的命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很少有單一知識點題,多數(shù)是前勾后連,牽扯幾個知識點,但深度不大,所以同學們只要認真分析,作對沒問題。

  2.多為連題型選擇題(一個材料包括二至三個選擇題),所以每組題的第一個特別重要,第一個思路就錯了后面兩題很可能也被帶溝里了。

  3.選擇題內(nèi)容更加關注社會熱點,所以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一定是你沒見過的,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的還是那些原理,所以不要被表面的材料嚇住。統(tǒng)覽給出的幾道選擇題,看一下它們之間是否具有條件繼承關系、后面題目對前面題目有無啟示、每道題用哪個條件,所有條件是否都用到了。

  4.給的材料與你的日常認知相沖突,如新加坡明明是熱帶雨林,但問為什么水資源短缺;我們平日學的是河口附近的泥沙沉積由河流帶來,但高考給你的材料是某條河流泥沙的多少由海潮決定;我們平日做的題都是常住人口大于戶籍人口,但高考給你的圖卻是戶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我們平時學的河流峽谷地貌都是由河流下蝕形成,但到高考時答案卻變成了“地殼”發(fā)生了上升運動。我們覺得森林的土壤熟化度高,磷的含量應該更高,但由材料推導出的答案是高海拔的草甸最高,因為再往上突然一點也沒有了。

  因此我們面對今年的高考題也要有這種思想準備,一定要根據(jù)材料推導答案。只有從材料中找不到答案時才調動舊知。(這條也適用綜合題)

  二、選擇題應試策略與技巧

 。ㄒ唬 應試策略

  1、沉著冷靜,相信自己判斷

  2、認真審題,選擇題材料兩種呈現(xiàn)方式,一種是區(qū)域圖(有時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呈現(xiàn),不給圖,但考的是圖),這種題,注意時間、空間,即我們常說的時空分布,勾畫關鍵詞,限定詞,特別注意圖例、圖例、圖例(重要知識說三遍)。另一種是統(tǒng)計圖或統(tǒng)計表,這類題除找準關鍵詞、限定詞外,特別注意縱橫坐標代表的意義和數(shù)量值,然后在分析時注意時間變化,而不是只注重空間變化。

  3、先易后難,跳過難題或自己認為沒有把握的題目,回頭再做。高考有20%的分數(shù)不是為我們準備的,放棄吧。

  4、認真檢查,但不要輕易改動答案。但第一組題可以改動答案,因為這組題是容易出錯的,開始心浮氣躁的,錯的概率大。其它也不是說不能改,如果你明顯覺得錯了該改就改唄。

 。ǘ⿷嚰记

  1、做到“三審”:一審材料(加以引申、延展),把很專業(yè)的術語轉化為人話(你能懂的話);二審題干設問(畫出關鍵詞、限定詞);三審選項(找出合理、正確并與材料和題干設問有關的選項)。

  2、選擇題看到平時從未遇見過的陌生表達語的選項,要慎選,可能是正確答案。(只是可能,有的學生不會的知識點太多,亂用還埋怨老師)。

  3、慎用宏觀的知識點去解釋和推理微觀或小區(qū)域的題(高考題喜歡考矛盾,考特例)。做大區(qū)域的題時,勿鉆牛角,想常識(這種題現(xiàn)在很少了)。做小區(qū)域題還真得需要鉆點牛角,找與材料有關的選項,不要犯經(jīng)驗主義錯誤。

  4、平日的模擬題多用排除法,三同一不同選一不同,但高考題的水平多高呀,很少給你這樣的機會,多用直選法,也就是找出與設問相關度最大的選項。但如果出現(xiàn)用排除法的題也不妨一用,如高考考的是新情境、新名詞、新區(qū)域,往往排除三個最熟悉的選項,而選擇最陌生的選項。選擇題的最后一句話要特別注意,關鍵詞往往在這里。當然,隱藏在設問中的限定詞更重要。

  5、實在不會做的題就跳出來,不看材料,只看答案。例如某題目“與坡度有關而與海拔無關的是”,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不選;降水迎風坡隨著海拔升高先增加后減少,不選;水熱狀況都變了,植被肯定變化,不選;最后只能選最不熟悉的積雪厚度。

  6、選擇題做完抓緊涂卡,涂完檢查一遍,以免出現(xiàn)涂錯的情況,45分鐘之內(nèi)必須把與選擇有關的工作全部干完(所有文綜選擇題)。

  7、選項錯誤的幾種情況:

 。1)因果顛倒

 。2)前后矛盾

 。3)表述絕對化

 。4)概念混淆

 。5)表述錯誤或不完整

  (6)以偏概全,以點帶面

 。7)與題干設問無關

  三、綜合題應試策略與技巧

  綜合問答題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一)

  下筆前的準備工作讀完了材料之后不要急于下筆寫答案,在下筆做題之前先做四個工作:

  一是找出設問中的行為動詞(描述、分析、說明、提出等);

  二是找出設問中的關鍵詞(特點、原因、意義、建議等);

  三是找出設問中的限定詞,以確定答題方向;

  四是找出與該設問有關的圖文信息(特別是圖中信息),而不是所有信息。

  (各省市試卷例如北京卷、天津卷等都是一段材料后對應一個題干設問,感覺就簡單,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一堆材料分成不同的區(qū)塊,與相關的設問一一對應)

  統(tǒng)計近八年全國卷,行為動詞有:

 、俸喪觯U述):簡單扼要敘述,根據(jù)材料羅列要點;

  ②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表明結果。

 、壅f明(解釋):對原理、成因、規(guī)律進行說明;其中原理、成因類相當于分析,規(guī)律特征類相當于簡述。

 、芡茢啵ㄅ袛啵焊鶕(jù)事實或前提推論。

 、萃茰y:根據(jù)已經(jīng)知道的事物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尢岢觯ㄖ赋觯合乱徊綔蕚湓趺锤桑岢稣擖c看法,提請考慮干什么。平日考試還經(jīng)常用到。

  ⑦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對比或并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之間的差別、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嘣u價:對地理環(huán)境、措施、對策、布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yōu)勢與不足評價。

  這幾年對這些行為動詞的要求雖然比以前寬松了,但對于分析(必須有因果)、對比(兩個方面都答)、評價(正反兩方面)還是要特別注意的。

 。ㄒ唬╆P鍵詞最重要,主要有以下四類

  1、特征(特點、差異、變化)。對應的行為動詞一般是“簡述”,思維含量最低,就是把圖或文中的信息概括一下,例如根據(jù)等高線判定地貌特征可以從“以何種地形為主”“地勢的高低起伏”“各種地形的分布(此條只大范圍地區(qū)用)”等方面答;而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從規(guī)模大小、商品率高低,科技水平高低等方面組織答案。差異就是對兩地的特征進行比較找出不同。變化就是對同一事象找出時間差異。

  2、原因(條件、依據(jù)、理由、來源、區(qū)位優(yōu)勢、各自優(yōu)勢)。這些成因類的題,“依據(jù)”最好回答,把圖文材料中與設問有關的論據(jù)表述出來即可;“原因”這個關鍵詞考的最多,對應的關鍵詞是分析或說明,必須有因果,有時還要交代一下背景(分值多的時候是個得分點,分值再多的話結論也是得分點);“理由”介于依據(jù)和原因之間,有時是依據(jù),有時是原因;“條件”類似于原因,分自然條件和社會經(jīng)濟條件,但組織答案比原因簡單些,與材料的相關性更大些,原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條件分自然條件和社會經(jīng)濟條件,但條件又分為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區(qū)位優(yōu)勢即有利的(自然和社會經(jīng)濟)條件。

  3、影響(危害、貢獻、價值、益處、利益、作用)。影響分不利影響(危害)和有利影響(貢獻、價值、益處、利益、作用),從對經(jīng)濟、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三個方面組織答案。高考題總是很小的切口,所以一定是讓你分析其中的某一方面,例如“經(jīng)濟價值”“對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影響”等,注意答環(huán)境影響時捎帶著說一下帶來的次生災害。

  4、措施(辦法、建議),對應的行為動詞一般是提出、指出等,也就是下一步怎么干。模板有工程(技術)措施,生態(tài)措施,管理措施、意識措施。但高考題設問很細小,一般是讓你從某一個方面往深處挖掘。

 。ǘ┱Z言表達時要落實三要領

  1、條理性:一個問題答一段,每答完一句空出兩三個字的空隙再答下一句。這樣條理清楚,脈絡分明,也可分點敘述;不要自始至終一個段落,連標點符號也點不全。兩個方面答題前綴上關鍵詞。

  2、層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教師造成不分主次、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盡量少而精,問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沒把握,怕漏答知識點,根據(jù)目前的評分標準,則不如適當多答(注意是適當)。

  3、完整性:答題時要求將地理原理與題目設問之間串以一個個地理鏈,使之巧妙相接,盡量具體詳細,但如果沒把握,可適度模糊處理,否則可能會自露馬腳。

  不要忘了最后的結論,有很多時候結論是得分點。

  再碎念幾句:

  對于平時大題易失分的同學,若總分8分,可分答5條。材料分析模板活用。區(qū)域題,最后要點真的湊不夠了,生拉硬扯往地形和氣候兩方面考慮,綜合題想清楚原理大膽寫,每個要點都有因有果,論證充分。千萬別每個要點三個字五個字。認真讀題,綜合題材料都比較精煉,沒一句廢話,要將材料吃干榨盡,圖及圖例,有時候占到了三分之一的答案。

  大題答完后感覺答的不理想時,仔細看一下圖例,圖例中沒有多余的信息,如果你的答案沒有考慮這些信息,往往忽略了這部分的得分點。

  兩個選修題就答環(huán)境保護,除非連讀三遍材料還是一點也不懂,可以嘗試答旅游地理。一旦選擇就不要更改,千萬別答了三行了,一看答不下去了,再用筆劃掉選擇另一個題目。

  地理考試中考生常見的能力問題

 、賹忣}不到位,不理解,不全面。題目沒看完就開始作答。

 、谧x圖和提取資料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題條件。

 、鄄荒軠蚀_認定區(qū)域位置,對地理空間位置的相互關系把握不準。所以碰到世界地理的題應該先把七大洲輪廓圖用幾何圖形畫出來,考小圖想大圖。

 、軐忣}時不善于抓住關鍵詞,不能準確理解題目的設問重點,導致答非所問。

  四、綜合題答題過程

  第一步審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圖材料,文字要畫出關鍵詞,進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圖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條件,包括圖例、注記、數(shù)字、線條、方向、經(jīng)緯度、關鍵地點等,分析材料含義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將所有能用的條件歸納,準備用。

  第二步審設問:找出行為動詞,關鍵詞,限定詞,注意限定詞有時好幾個,而這幾個方面正是答題的方向。通過題目中的問題,先將材料吃干榨盡,找出與本問題相關圖文信息,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聯(lián)系平時所學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題框架系統(tǒng)。如分析某地的農(nóng)業(yè)區(qū)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和交通、市場、政策等社會經(jīng)濟條件。

  第三步語言表達:用自己形成的答題框架系統(tǒng),聯(lián)系題目給出的條件,進行逐項表達,每個要點二句話。

  第四步檢查答案和條件:看所給條件是否全部用上,與答案進一步對應補充。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

  高考地理重點復習方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標簽:地理復習方法 高考地理]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