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病梅館記》(2)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語文教案:《病梅館記》(2)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21-09-09 17:00:12


  教學(xué)時可用問題引導(dǎo):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nèi)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xué)生如不能準(zhǔn)確回答,教師可引導(dǎo)學(xué)生認(rèn)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并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jié),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dǎo)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2.為什么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么?

  ——因為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nèi)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nèi)容,如:“或曰:……密則無態(tài)。”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xiàn)象,作者的表現(xiàn)是什么?

  ——泣療貯

  [按]此問學(xué)生如不能準(zhǔn)確回答,教師可引導(dǎo)學(xué)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并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hù)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5.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縱、順、毀、解、復(fù)、全(板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nèi)容。

  六、熟讀

  學(xué)生熟讀成誦。

  七、作業(yè)

  1.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課后練習(xí)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qū)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重。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使……。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擔(dān)心,憂慮)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縛(解開,解下)

  后雖經(jīng)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本]

  予本非文人畫士(本來,原本)

  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根本,基礎(chǔ))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考察,推究)

  [窮]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使窮盡,用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完結(jié).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走到盡頭)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不得志)

  2.課后練習(xí)一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日期查詢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