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巴黎圣母院》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一語文教案:《巴黎圣母院》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1-01-19 18:41:17

  名著導讀《巴黎圣母院》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巴黎圣母院》的了解,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在課堂導讀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2、通過教師對《巴黎圣母院》的分析,引導學生大致了解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主題及小說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薄⑾喿x障礙,提出閱讀《巴黎圣母院》的建議

 。病⒁云螌W習與影片相參照,進一步學會閱讀、欣賞外國長篇小說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對中世紀的歐洲及法國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課前準備:

  1、上課前兩周利用閱讀課布置學生通讀《巴黎圣母院》原著至少一遍

  2、課前播放電影《巴黎圣母院》,并留相關問題由學生提前查閱資料

  教學輔助手段:ppt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851年6月1日,法國舉行了一場有200萬人參加的隆重的葬禮。這場葬禮哀悼的既不是至高無上的國王,也不是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而是世界文學名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

  作為享譽世界的文學名著,《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敲鐘人卡西莫多等眾多經(jīng)典文學形象。這些形象,有的很美,美得無與倫比;有的很丑,丑得世所罕見。《巴黎圣母院》也是各種藝術門類改編 “永恒的主題”。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說本身。

  二、欣賞名著

  (一)走近雨果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家雨果:(ppt展示)

  維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散文家、政論家和文藝理論家。2002年他誕生200周年時,法國把當年命名為“雨果年”,足見其在法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詩歌、20卷的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學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chǎn)。在中國,雨果更多以小說家的身份出現(xiàn),因為中國的讀者更熟悉他的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

  其中《巴黎圣母院》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

  板書: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

  (二)回顧方法


  結合學生已有的小說閱讀知識,梳理小說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

  師生探討:閱讀一篇小說,應該從什么角度切入呢?(教師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歸納)

  明確:小說閱讀的切入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主題、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課堂設置:教師以學生熟悉的小說《祝福》為例,引導學生梳理小說的閱讀方法

  例:小說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個飽受封建禮教和婚姻生活折磨的婦女形象(人物形象)。通過祥林嫂兩次婚姻中第一次喪夫→出逃→被婆家販賣再嫁→失去孩子、再次失去丈夫→被眾人嫌棄→被主人趕出家門,流落街頭,最終悲慘地死去的人生命運(故事情節(jié)),控訴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主題)。小說以“祝福”為題目,營造了主人公祥林嫂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以祝福的喜慶場面反襯了祥林嫂悲慘地人生命運(環(huán)境)。

 。ㄈ┪谋咎骄

  1、主要人物梳理


  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

  敲鐘人:卡西莫多

  窮詩人:甘果瓦

  花花公子、弓箭隊隊長:弗比斯

  副主教:弗洛羅

 。ㄒ陨蟽热輕pt展示)

  2、學生概述小說情節(jié) (生1、生2……)

  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弗洛羅收養(yǎng),做撞鐘人,外貌正經(jīng)的弗洛羅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后,沉迷于其美色而神魂顛倒,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騎兵隊長弗比斯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弗比斯。但弗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弗羅洛刺殺卻沒有死。并嫁禍于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乞丐群眾為營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zhàn),愛斯梅拉達被由克羅洛帶領的軍隊沖入圣母院所殺,最后卡西莫多憤然將弗洛羅從教堂頂樓摔下,卡西莫多抱著愛斯梅拉達的尸體進入圣母院地宮殉情。

  課堂討論:請用一句話來概括小說《巴黎圣母院》的一個方面。

  例如:這是一個關于________的故事,這里有_________________

  參考: 愛情、親情、人格分裂(神性與人性的爭斗);

  荒謬的司法、暴力與反暴力(封建與反封建)的矛盾沖突,奇跡王朝的互相救助……

 。ㄒ陨蟽热輕pt展示)

  《巴黎圣母院》藝術地再現(xiàn)了四百多年前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丑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洛羅和貴族軍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欲。

  3、主題歸納

  師問:讀完《巴黎圣母院》,你覺得雨果在這部作品中想表達什么:

  生答:1、2、……

  明確:中世紀的歐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體(宗教、世俗)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

 。ㄋ模┬蕾p小說的亮點

  1、作為雨果個人文學藝術特色的最明顯標志之一,最為典型的是“美丑對照”原則

  課堂討論:“美丑對照”原則在小說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人物形象上的美丑對照

  學生討論列舉:

  愛斯美拉達的“美”與卡西莫多的“丑”

  愛斯美拉達的善良與弗洛羅的狠毒

  愛斯美拉達的鐘情與弗比斯的輕薄

  同一人物身上也存在著對比:

  卡西莫多相貌的“丑”與其內心的善良

  弗比斯的英俊瀟灑與其風流成性、卑鄙骯臟的靈魂

  情節(jié)上的美丑對照

  法國法庭的審判:表面公正莊嚴實則荒唐殘忍

  奇跡王朝的審判:似有悖常理卻隱含著真正意義上的公正

  2、在故事情節(jié)安排上追求離奇,生動曲折,扣人心弦

  愛斯梅拉達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獲救;

  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場

  被救入圣母院后險象環(huán)生;

  臨刑前夕母女相認;

  3、大膽的夸張,綺麗的幻想

  為了救出愛斯梅拉達,乞丐們全體出動攻打巴黎圣母院,前赴后繼、視死如歸。除此以外,巴黎圣母院高大挺拔的哥特式建筑,狂歡節(jié)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聲和表情,專門在黑暗里活動的副主教弗洛羅的陰險歹毒,還有和愛斯梅拉達同樣可愛但象征著厄運的山羊,都洋溢著雨果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板書:浪漫主義文學

  4、鮮活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弗比斯輕薄的愛。弗比斯是愛斯美拉達唯一心愛的男人。他風流瀟灑,英俊健美,在卡西莫多劫持愛斯美拉達時,他英雄般的救了她,基于對英雄的愛慕,愛斯美拉達死心塌地愛上他。而弗比斯呢?實際上是個輕薄的花花公子,他對愛斯美拉達的愛只是逢場作戲、對女性的玩弄與占有。對他來說,美麗但貧窮的愛斯美拉達絕不是他的夢中情人。因此當愛斯美拉達落難無辜的被黑暗勢力迫害致死時,他根本不看她一眼,與貴族小姐完婚了。因此,弗比斯的俊美掩蓋著心靈的空虛與丑惡。

  其次是副主教弗洛羅獸欲的愛。弗洛羅與愛斯美拉達的矛盾是小說的主要線索,貫穿始終,他們是對立的力量。弗洛羅道貌岸然,骨子里卻是衣冠禽獸。他對愛斯美拉達的美色垂涎三尺,表現(xiàn)出瘋狂的愛戀,但這是一種獸念、占有。在勾畫弗洛羅的卑劣靈魂時,作者運用一分為二的辨證觀,一方面寫他的靈魂是丑惡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弗洛羅的獸欲意念的強烈與西方宗教的禁欲主義分不開,弗洛羅既是施惡者,也是受惡者。

  第三,是窮詩人甘果瓦——一個能編會寫,知識豐富的知識分子。愛斯美拉達出于不讓有才學的詩人無辜丟命的目的表示愿意與他結婚,而并非愛上他。甘果瓦雖然知識豐富,卻是一個“心靈本來就是混沌,無決斷,且復雜的人”,如此平庸之輩不可能激發(fā)愛斯美拉達純潔的愛。就甘果瓦來說,對愛斯美拉達的救命之恩知而不報,這就說明這個人無情無義;當愛斯美拉達受難時他還協(xié)助敵人陷害救命恩人,這說明他不但是懦夫、庸人,還是一個無靈魂無品行的卑鄙惡人,因此甘果瓦對愛斯美拉達的感情是一種干癟的無品行的愛。

  第四,是卡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純正而自卑的愛。作者對其傾注了無限的同情,其人性的光輝讓人產(chǎn)生一種丑到極處卻是美到極處的文學感受。他對愛斯拉達的愛慕從外表看來似乎不配,而且他內心也有自卑感,但這是他對理想的追求,是一種忠誠,感恩,崇拜及獻身的精神,是人類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特別是當意識到自己被弗洛羅利用并使愛斯美拉達死去時,他殺死了收養(yǎng)自己的弗洛羅,這表明了他人性的正義,外表丑陋卻無法掩蓋靈魂的純潔。

  雨果通過描寫四個處于不同地位,不同階級的人對愛斯美拉達的內容不同,方式不同的愛,在強烈對照中揭示了美與丑,善與惡,形式與內容,靈魂與軀體,情與欲之間的內在矛盾。

  (五)電影片段與文本的比較,以此感受小說語言的魅力

  課堂準備:播放視頻片段


  (1)愛斯梅拉達救助受刑的卡其莫多(眼睛的描繪)——女主人公的善良

 。ǎ玻┱葠鬯姑防_于絞刑架下 (動作 心理)——弱者的無助

  三、拓展延伸

  師生探討:如何認識文學作品中的悲劇形象?

  1、什么是悲劇?

  西方標準:崇高、悲壯、悲憫——崇尚英雄的文化傳統(tǒng)

  中國文學:“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

  學生討論:普羅米修斯、布魯諾、愛斯梅拉達、竇娥、杜十娘、祥林嫂、西門慶、鄭屠哪些是文學意義上的悲劇形象?陳述理由。

  2、悲劇形象的美學意義

  震撼人心、引發(fā)悲憫、傳遞正義

  四、課外作業(yè)(學生選做)

  1、學生改編小說為劇本,做《巴黎圣母院》課本劇的編排

  2、以文學欣賞中的悲劇理論,合作探究《悲慘世界》

  五、課后反思

  《巴黎圣母院》作為世界文學名著,學生讀過的不多,且小說情節(jié)神秘驚險、扣人心弦,主題深刻,小說涉及的歷史及文化背景學生了解甚少,這為本課教學造成一定的障礙。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掃除這個閱讀障礙,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思考。

  本課性質為“導讀”,因此我認為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導”上,即經(jīng)過對《巴黎圣母院》的分析,教給學生欣賞小說的基本方法,學生利用領會到的方法去閱讀其他文學名著,以期形成知識、能力的遷移,這是本課教學的最終目的。

  附板書設計:

  《巴黎圣母院》——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

  中世紀的歐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體(宗教、世俗)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

  美丑對照”原則

  “悲劇”

  西方標準:崇高、悲壯、悲憫

  中國文學: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美學意義:震撼人心、引發(fā)悲憫、傳遞正義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教案匯總


  高一語文教案:《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