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考生如何進行二輪復習?
2020-03-26 16:05:41網絡整理
相信關注新聞的家長、同學都應該知道,教育部、各省教育廳、各地教育局、各大高校都發(fā)布了緊急通知,要求學校根據疫情情況延長開學時間。當然,消息一出,在愛尖子的各大社群、微博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高中生對學業(yè)的擔憂,特別是2020屆的高三考生。17年前的2003年非典期間,全國范圍內的學校停課就給當時的高考考生學習備考造成過很大的障礙。類似的疫情,類似的時間點,倒計時僅四個月、127天的2020年高考壓力想必很多考生已經感同身受。
根據以往的高考時間軸來看,目前是二輪復習階段。進入二輪復習,但是不能在學校享受到現場老師的教學資源,很多考生突然陷入兩難境地。此時,穩(wěn)定心態(tài),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利于不敗之地!停課期間,多多老師建議您從以下幾點準備二輪復習:
重拾遺忘知識點
高考第二輪復習就絕對不能像一輪復習那樣按部就班了,復習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若在學校中老師往往會以專題的形式來進行復習。停課期間,考生需快速培養(yǎng)自身歸納總結的能力,首先回顧一輪復習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識,找到相關內容進行提前準備,抓住復習的主動權。
雖然經過一輪復習后,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但是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方面還是非常薄弱的。同時,由于一輪復習的知識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會慢慢遺忘,所以,在這個階段,就更應該回顧課本、學習筆記和糾錯本,避免知識點大量遺忘,盡可能地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搭建知識結構橋梁
高考二輪復習將會加大橫向關聯內容的聯系,其實就是前面所說的以專題形式來進行復習。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橋梁。
你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并不相同,別人的知識結構對你的幫助不大,所以這就需要自己把基礎夯實,在牢固的知識基礎之上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
把學過的知識串成線
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課本上的相關知識串起來,使課本上零碎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課本上的知識點就像一粒粒珍珠,散亂地堆在那里我們是不好把握它們的,如果我們能找到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它們就成了項鏈,隨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們都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珍珠帶起來。
在這里,貫穿前后的問題就是線,課本相關知識就是珍珠。在第二輪復習階段,我們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這些珍珠串起來的線以及把珍珠串成項鏈的能力。
所以在二期復習階段,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能力。培養(yǎng)這種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識串聯起來的相關問題,這樣的相關問題我們能找到的越多,我們對課本前后貫穿的角度越全面,我們對知識點的把握就會越準確,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也就越全面。
提高做題效果
在第二輪復習階段,要想提高做題的效果,學生必須多思考,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怎樣思考?
第一,在題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屬于哪種題型。這種題型有什么特點,審題時有哪些技巧,答題時有哪些基本要求。通過題型歸類、方法歸納,從每一個題中都有所收獲,使每一個題目都能給自己以啟發(fā)。
第二,多比較。經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比較,看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識選擇和參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相差甚遠,一定要搞清自己錯在哪里,是審題錯誤還是知識理解錯誤,是題型特點沒掌握還是答題方法不熟悉。弄清問題癥結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決這個問題,千萬不能只關注分數,只滿足于知道這個題目答什么,而忽視自己不該忽視的東西。
第三,多總結。多關注自己在做題中得到的經驗教訓,注意從個性中抽象出一般的東西來,自己總結出一些對自己答題有指導性作用的方法來。從心理調節(jié)到時間分配,從閱讀習慣到答題順序,從思維模式到語言組織,在平時做題時都要注意去觀察自己有無缺陷,并注意在做題時尋找克服這些缺陷的方法。
培養(yǎng)科學的應試習慣
這個方法往往是理性的,習慣則帶有感性的特征。在平時作業(yè)時,由于時間比較充分,絕大多數學生可以理性答題。但考試時尤其是高考時,由于有時間限制,特別是帶著一定的心理壓力應試,許多學生在答題時是靠平時積累起來的習慣答題,許多老師平時強調的東西根本來不及想。
這里多多舉一個例子:遇到動能動量綜合問題時,老師們會再三強調的做題前的三個步驟:先確定研究對象(系統(tǒng)還是個體),分析對象的具體作用(受力分析),描述對象的變化情況(運動軌跡,狀態(tài)變化)。很多同學一著急上來就直接動能定理,動量守恒方程直接一列,然后就耗盡心思狂解方程,結果可想而知。冷靜對待,步步為營,再復雜的問題在科學的應試解題方法面前都將如履平地。
所以在二輪復習階段,一定要注意把之前老師的要求轉化成自己的答題習慣,要形成一拿到試卷就不自覺地朝老師要求的方面去做的習慣,這樣才能真正讓平時積累起來的經驗在考場上發(fā)揮作用。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