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備考巨變七十載
2020-01-03 12:07:02高考網(wǎng)整理
以下為大家整理了高三家長這一年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清單。趕緊收藏趕緊行動~~別再拖延啦!
巨變七十載開啟新征程--建國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新中國的晴空之上,那激動人心的澎湃時刻、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高呼,至今給予中華兒女以拼搏的動力。七十載艱難曲折,七十載波瀾壯闊,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輟前行,使我國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讓國家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中國的世界影響力持續(xù)增強。七十載光陰,承載著難以磨滅的民族記憶,引領中華民族邁進了新時代,開創(chuàng)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開啟了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經(jīng)歷了載入史冊的重大社會轉(zhuǎn)折,迎來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開啟了新征程,走好新征程需牢記歷史、總結經(jīng)驗,時刻聆聽新中國成立的嘹亮鼓號,筑牢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以亮眼的“成績單”向偉大祖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
[試題展望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從上世紀50年代的糧票、大鍋飯到如今提倡綠色健康食品;從1952年鐵路營業(yè)里程僅2.29萬公里到“地鐵覆蓋全城、高鐵聯(lián)通全國、專車隨叫隨到、快遞次日可達”;從1949年80%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從技術薄弱、科技工業(yè)水平低下到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等;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chǎn)之間的矛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
建國七十周年以來,我國綜合實力日益強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讀完材料,你有怎樣具體的認識和感悟?請根據(jù)材料含意,以“我眼中的美好”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1.角色限制。“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這一要求,表明要以新時代中學生的身份寫作,任何其他角色的人或者沒有角色限定的,都不符合題目要求。
2.內(nèi)容和價值取向限制。材料第一段列舉我國建國七十周年以來各個方面的巨大變化:經(jīng)濟、文化、科技以及由此帶來的國內(nèi)矛盾的變化,給人“美好中國”的具體直觀印象;第二段用兩句話總結建國七十周年以來我國綜合實力日益強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強化了“美好”的特點?忌鶎憙(nèi)容不能離開這個限制。副標題“我眼中的美好”中“美好”二字再一次強調(diào),考生要以表現(xiàn)國家發(fā)展中“美好”的一面作為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要看到國家發(fā)展的日益強大,而不能關注負面的東西。
3.題目限制。要求以“我眼中的美好”為副標題,所以考生必須自擬正標題,切不可用副標題代替正標題。副標題“我眼中的美好”明確強調(diào)考生要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進行寫作。
切題立意:
1.科技為基,夢圓華夏。2.科技進步,引領未來。3.享今日之繁榮,續(xù)美好之未來 。
4.變化全華夏,美好滿中國。5.便利出行讓生活更美好。6.美麗中國,美好未來。
7.國家強盛,教育先行。8.奮斗在左,美好在右。
【參考范文】
變化全華夏,美好滿中國
——我眼中的美好
風雨滄桑七十載,砥礪奮進強國夢。建國70周年以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鍋飯到如今提倡綠色健康食品,從技術薄弱、科技工業(yè)水平低下到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從社會矛盾的變化到祖國即將圓夢。時代在進步,“美好”在變化,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發(fā)展勢頭更是不可阻擋。東方巨龍,翱翔天際,放眼祖國,燦若虹霓。
(對偶句的運用增加了本文的文化氣息,轉(zhuǎn)述材料簡潔,引出中心自然,結尾的四字句形象生動,提升氣勢。)
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我眼中的美好首先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
人民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作為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一直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時代領路人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日漸美好,最直觀的感受是衣食住行的變化。市場商品琳瑯滿目,人們按需購物;還可以不出家門,網(wǎng)上購物。出行方面,地鐵覆蓋全城、
高鐵聯(lián)通全國、專車隨叫隨到。業(yè)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欣賞戲劇,跳廣場舞;博物館、圖書館免費開放,成了周末好去處。所有這些,無不彰顯著人民生活的美好。
(從身邊能夠感受到的美好來體現(xiàn)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典型而接地氣。)
我眼中的美好還是科技進步,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卓越。
一個國家的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生產(chǎn)力。如今的中國,正走著中國特色的新路,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自主研發(fā)頻頻出新。移動支付遍布城鄉(xiāng),憑借一部手機可以走遍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散裂中子源等科技的突破,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始新紀元。“蛟龍”深潛,“嫦娥”登月。復興號時速三百五十公里,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世界第一。超算系統(tǒng)“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冠,國產(chǎn)大飛機、三代核電、新能源汽車等搶占了制高點,實現(xiàn)了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躍升?萍既藛T的努力,國家領導人的正確指導,讓中國一步步走向輝煌,更加美好。
。ㄗ髡咭燥枬M的熱情列舉中國科技發(fā)展的美好,舉例典型,用語恰當。)
我眼中的美好還是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教育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復興強大的基礎,是人們實現(xiàn)美好理想的重要途徑。作為高三學子的我,實實在在地享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現(xiàn)在義務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入學率達到94%,國家近年出臺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縮小地區(qū)間教育的差異。在不遠的將來,9年義務教育將變成12年義務教育,更多的學生能夠輕松上學,F(xiàn)在的高中教育正朝著多樣化、有特色的方向發(fā)展。得益于科技進步,多媒體基本普及,上課更加高效便捷。大學擴招,高等教育人才比例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正在從大眾化的發(fā)展階段快速邁向普及化階段。
(實實在在的內(nèi)容,實實在在的美好。)
我眼中的美好都是由一代代人不懈努力創(chuàng)造得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登上新時代的舞臺,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馬克·吐溫說:“黃金時代在我們前面,而不在我們背后”,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是黃金時代的主力軍,感受著祖國的美好,更要以讓世界震驚之力推動時代變化,要以赤子之心為祖國更加美好承擔起一份應有的責任,肩負起復興中華的偉大使命。
。ㄔ诜治“美好”原因的基礎上,引用名人名言,貼切、有力,后文接續(xù)自然,水乳交融。)
相信以我之力,更能壯我中華之景,起我中華之勢。泱泱華夏,更加美好。加油,美好中國。ㄕ諔_頭,文筆有氣勢,明己之志向,申文之旨意。)
點評:
本文緊扣“我眼中的美好”進行構思,明確落實了任務要求。從人民生活、科技、教育三個角度展現(xiàn)“美好”的具體內(nèi)涵,結構清晰,前后照應。每個角度都是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具體展現(xiàn)“我眼中的美好”。結尾部分在分析一代代人接力傳承奮斗精神的基礎上,表明自己接力奮斗,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新中國的愿望。所舉事例符合中學生的身份,既典型又不流于瑣碎,彰顯了作者簡明清晰的邏輯。名言的運用恰到好處,和文章貼合嚴密,且彰顯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