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語文復習知識點:現(xiàn)代作家巴金(3)
來源:高考網(wǎng)整理 2019-10-15 17:12:47
答案精析
1.D [“對世人的冷漠無情感到極度的失望和憤怒”錯,作者的情感主要是悲憤,是對戰(zhàn)爭的控訴,對日寇暴行的聲討。]
2.(1)文章開頭,通過寫欣欣向榮的綠葉和盛開的花朵來對比日寇轟炸后廢園的殘破,從而凸顯日寇的罪惡。(2)文章中間,用開得正好的花、生機勃勃的綠葉來表現(xiàn)少女的青春美好和對未來的希望;緊接著,用生命力旺盛的綠樹紅花對比出少女慘死的悲哀,表現(xiàn)出人在戰(zhàn)爭中的渺小和脆弱,凸顯生命被踐踏、被毀滅的悲劇。(3)文章后面,通過擬人手法,借花的搖頭、嘆息、寂寞和悲戚,營造壓抑、悲涼的氛圍,間接抒寫作者的悲傷之情,進一步控訴日寇殘殺無辜的罪行。
3.(1)從內(nèi)容看,文章寫的是作者立足在廢園外的所見、所想和所感。文章敘述作者散步來到廢園,從墻的缺口望見園中欣欣向榮的花木和四周的殘破景象,進而想到前幾日的慘劇,最后再回到眼前,寫夜色下自己的所見和所感。本文寫廢園的景象僅僅是手段,表達“廢園外”的“我”的感受才是目的。(2)從敘寫角度看,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是以一個陌生人的視角來敘述廢園里的慘劇,描寫了一個不識面容的少女被窒息而死的慘象。在寫作中,作者有意將自己遠離,以一種貌似平淡的筆墨寫自己的所見、所思和所感,但平淡文筆下其實深蘊著濃郁的愛心和深沉的傷痛,從而實現(xiàn)了以小見大,由個別到整體的意義升華。
4.C [“補敘”應為“插敘”。]
5.①剛強驍勇、不屈不撓:面對地位和勢力遠遠超過自身的強大仇敵,他絕不屈服,而是果敢地以暴力抗擊暴虐。②執(zhí)著追求、堅持到底:把復仇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壯舉,而且把它當作人生奮斗的終極目標。
6.原因:福爾恭席太因的復仇所帶來的不只是快感與滿足,同樣也要為他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他像狗一樣的被人追蹤,沒有生活的目標,失去了生活的意義,那種復仇所帶給他的活力與精力再也找不回了,在意識里他認為自己活著該完成的都做完了!這是導致他最終精神崩潰的根本原因。
(看法一)“復仇”肯定不是唯一一條通往幸福的路,在巴金看來其他的途徑是有的,不過是軍官和福爾恭席太因都不愿意走罷了,或者弱者和強者在發(fā)生對立時,永遠都不可能用平等的方式去解決,那些占據(jù)強勢地位的人總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而不承認自己的過錯,而導致像福爾恭席太因這樣的貧民只能選擇暴力的方式來復仇!
(看法二)在面對別人的欺侮、壓迫以及剝削致使自身不幸,幸福破滅時,我們不能只考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還有其他解決的方式,或者說我們也可以把寬恕別人,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