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shù)學知識點: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06 21:56:02
一、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當命題“若 A 則 B”為真時,A 稱為 B 的充分條件,B 稱為 A 的必要條件。
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常用判斷法
1.定義法:判斷B是A的條件,實際上就是判斷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按邏輯關系畫出箭頭示意圖,再利用定義判斷即可
2.轉換法:當所給命題的充要條件不易判斷時,可對命題進行等價裝換,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題進行判斷。
3.集合法
在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間的關系判斷有困難時,可從集合的角度考慮,記條件p、q對應的集合分別為A、B,則:
若A? B,則p是q的充分條件。
若A?B,則p是q的必要條件。
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若A ?B,且B?A,則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三、知識擴展
1.四種命題反映出命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注意結合實際問題,理解其關系(尤其是兩種等價關系)的產生過程,關于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也可以敘述為:
(1)交換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來命題的逆命題;
(2)同時否定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來的否命題;
(3)交換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并且同時否定,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2.由于“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四種命題的關系的深化,他們之間存在這密切的聯(lián)系,故在判斷命題的條件的充要性時,可考慮“正難則反”的原則,即在正面判斷較難時,可轉化為應用該命題的逆否命題進行判斷。一個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可以不止一個,必要條件也可以不止一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