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練習:“行”與“止”該有“度”
2019-05-03 11:42:31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一位登山隊員參加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體力不支,停了下來。大家都替他惋惜,問他為何不再堅持一下呢?他說:“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兒都沒有遺憾。”
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起初他選擇的是文學之路,但是毫無建樹;于是改學油畫,但因不善構圖、不會潤色,又失敗了。他的老師建議他改學化學,后來取得巨大成就。
格林兄弟從小喜歡德國民間故事,認為民間傳說與人文歷史有關,但是他們堅持收集了很多傳說后還是找不到兩者確切的關系。后來一個朋友發(fā)現(xiàn)了這本文稿,以童話的形式出版,成為經典名著《格林童話》。
人生之路,應該如何選擇“行”與“止”呢?針對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優(yōu)秀作文:“行”與“止”該有“度”
國外有諺“偉大變?yōu)榭尚χ挥幸徊?rdquo;,“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兩步的是瘋子”。國內有諺“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過猶不及”。這些民諺都是在講“行”與“止”應該有“度”。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條萬條,但最重要的一條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質相統(tǒng)一的限量。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叫做關節(jié)點或臨界點,而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性質就發(fā)生了變化。水的沸點是攝氏一百度,水的凝點是攝氏零度。從攝氏零度到攝氏一百度是水的溫度范圍,過了這個度,水要么變成水蒸氣,要么變成冰。一根彈簧在其彈性限度以內,怎么拉都行,一旦超過了這個度,彈簧就無法復原了。做人做事,為人處事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度”的這一邊可能是一片燦爛,而“度”的那一邊卻可能是烏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幾乎處處可見。
例如喝酒,朋友們聚在一起喝點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進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過度就要出事了,輕者出洋相,重者傷和氣,更有甚者傷身體,誤正事。
例如說話,說話也有度。話不可不說,不可多說。古希臘哲人蘇拉格底說:“人有雙耳雙眼一口哪能就應該多聽多看慎言,言多必失。”開玩笑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潤滑劑,但是忌過度,一過度必傷感情。幽默的言談令人快活,一過度就變成庸俗或是尖刻。
謙虛是大家公認的美德,謙虛指不自滿,有自知之明,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過度謙虛則變成了虛偽。明明學富五車,非說自己孤陋寡聞;明明碩果累累,非言乃雕蟲小技;明明能擔負重任,卻幾番推辭,稱自己無德無才,只可干點小事。
例如對美的理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美就是適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了東鄰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可見,恰到好處才是美。而過分或不及則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質和量的辯證統(tǒng)一,都存在一個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性質就轉化,美的事物就會轉化為丑。
我們的身邊處處是“度”,“度”并不損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過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過人生。處事之道難于守度,守度了,才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有適合自己的成才環(huán)境,命運之神才會光顧。藝術講究度,科學講究度,生活講究度,經商講究度,人生講究度。人的一生豈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資訊專題>> |
資料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