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怎么區(qū)分
2019-04-19 19:30:54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怎么區(qū)分
高中語文是一門比較注重積累的學科,也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下面有途網小編和大家說一說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怎么區(qū)分,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方式、手法”的區(qū)分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怎么區(qū)分:“情”、“景”關系區(qū)別
“情”、“景”是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fā)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高中語文中易混術語的區(qū)分: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tài)、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tài)”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味”是觸覺角度。
答題舉例(06浦東新區(qū)模擬)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為題,以擬人化的手法鋪寫了眾多山的不同性情,賦予其以人的靈性:無論是南方的山靈秀不失狂野,還是北方的山健壯而不失嫵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嚴而沉默……總之,作者在對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風格的描述中筆意縱橫,令人飽覽山之情味,行文大氣而穩(wěn)重;卮2:同意。首先,運用了大量擬人、比喻等修辭格,把山所表現出來的形態(tài)賦予豐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選材大氣,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個性,給讀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與人之關系升華作結,拓展了思考空間:大氣盡顯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學生升入高校服務的,而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設立難題,為難學生,它會為學生提供了舞臺和機會,所出的題應該能夠解答,但必須是有道理、有準備、有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