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問題式”》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5 13:03:42
高一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問題式”》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生活和生產中需要的大多數反應均是在水溶液中完成的,因而了解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顯得尤為重要。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教材第三章從最簡單的溶劑水開始分析,進而討論含有單一溶質的電解質溶液的性質,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解和難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最后分析多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全面的向學生介紹了不同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和相關理論知識。
其中鹽類的水解是電解質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它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教材從鹽溶液的酸堿性這一問題出發(fā),介紹了鹽類水解的實質、規(guī)律和應用。其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是已學過的電解質的電離,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
二、學情分析
高二理科班學生具備較強的思考能力和一定的理論分析能力。通過本章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水的電離、溶液的酸堿性、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相關知識。但同時由于這幾部分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很多學生理解的并不透徹,因而學生綜合以上知識來理解鹽類的水解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判斷一些鹽溶液的酸堿性并能解釋其原因;
2.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
3.會用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表示鹽類的水解反應。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測定和理論分析,理解鹽溶液顯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并從課堂的分析討論中發(fā)現并歸納鹽水解的基本規(guī)律,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鹽類水解的學習,體會自然界物質變化的多樣性。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鹽溶液的酸堿性分析及鹽類水解的實質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實質 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 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五、教學用具
NaCl溶液、KI溶液、FeCl3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
表面皿、玻璃棒、pH試紙、濾紙
六、教學分析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鹽溶液的酸堿性,了解鹽類的水解反應的概念和實質,知道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水解的規(guī)律,會用方程式表示鹽類的水解反應的過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