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九一八事變》教學設計(4)

高一歷史教案:《九一八事變》教學設計(4)

2018-11-23 22:24:37網(wǎng)絡整理


  對于日本在這個時候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各方面有利因素,當時的關東軍司令本莊繁曾有較精辟的說明。

  投影顯示:

  本應繁熟察帝國存在及充實一等國地位,勢非來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國(蘇聯(lián))五年計劃未成,支那統(tǒng)一未達以前之機,確實占領我三十年經(jīng)營之滿蒙,……

  師:見時機成熟,日本便在1931年七八月間制造了一系列的挑釁事件,但蔣介石嚴令東北軍“遇有日軍尋釁,務須慎重,避免沖突”。所以,中國軍隊沒做出任何反擊行為,最后,日本的關東軍在1931年9月18日夜制造了一個借口,導演了一幕自編自演的歷史話劇,發(fā)動了戰(zhàn)爭。

  投影顯示:

  l.文字:以下是柳條湖事件的參加者花谷正寫的回憶錄中的一段話:“18日夜……島本大隊中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視鐵路為名,率領部下數(shù)名向柳條溝(湖)方向走去。一邊從側面觀察北大營的兵營,一邊選了離兵營800米往南去的地點。在這里,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藥安放在鐵軌下,并點了火,時間是10點多鐘。爆炸時轟的一聲,炸斷的鐵軌和枕木向四處飛散。”

  ——摘自[日]《文獻昭和史》

  2.圖片:柳條湖南滿鐵路被炸現(xiàn)場、日軍制造的偽證等相關圖片。

  師:投影所示材料充分說明了什么?

  生:柳條湖的鐵路是由關東軍炸毀的,與中國軍隊沒有任何關系。

  師:但日本關東軍卻賊喊捉賊,誣稱中國軍隊破壞了南滿鐵路,襲擊了日本守備隊,于是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發(fā)動進攻。這就是九一八事變。

  面對日軍的進攻,廣大東北軍將士義憤填膺,準備與其決一死戰(zhàn)。然而,此時正準備去江西督師“圍剿”紅軍的蔣介石,卻向東北軍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投影顯示:

  蔣介石給東北軍下達的“不抵抗”命令手跡的圖片、張仃的《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話》漫畫(《中學歷史教學》2002.10)。

  師:東北軍執(zhí)行蔣的命令,不戰(zhàn)自退,導致東北三省淪亡。兵力大大少于東北軍的侵華日軍,竟然迅速吞并了相當于日本本土三倍的中國東北,這是為什么呢?

  生: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師:那么,蔣介石是怎樣為其“不抵抗政策”辯護的呢?我們又如何認識其實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實質(zhì)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課后的四則材料,并討論所提問題。

  教師應參與討論,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整個討論時間不超過5分鐘。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進行歸納。

  師: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①認為中日雙方實力懸殊,中國戰(zhàn)則必敗。②擔心共產(chǎn)黨的力量在抗日斗爭中發(fā)展壯大。③認為國聯(lián)會制裁日本。④認為交出東北,可確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上述四點大多是蔣介石為其妥協(xié)退讓的辯解。蔣介石不抵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所代表和維護的是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終是他們的首要目標。

  由于國聯(lián)的姑息,蔣介石的不抵抗,日本很快占領東北三省,并于第二年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標簽:高中歷史教案 高一歷史教案 高中教案]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