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紅軍長征》教學設計(4)
2018-11-23 22:22:12網絡整理
5、朗誦《七律、長征》。
設計意圖:通過對遵義會議前后的戰(zhàn)爭形勢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理解遵義會議的深遠意義。通過學生討論,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讀、議、悟,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此出示動畫地圖,目的是讓學生將比較零散的長征知識,通過“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另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征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時間的記憶。讓學生講長征中重要戰(zhàn)役及感人的故事既能培養(yǎng)了學生表達能力,展示學生的風采,同時又能使其講述時切實感受到長征途中紅軍戰(zhàn)士的可貴品質。
(三)長征的歷史意義
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途中,紅軍戰(zhàn)勝了哪些困難?紅軍此次遠征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長征的勝利具有什么樣的歷史意義?
1、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轉危為安)
2、保存了經過千錘百煉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 (保存精華)
3、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傳播火種)
設計意圖:紅軍不怕遠征難,長征途中,紅軍戰(zhàn)勝了哪此困難?運用承上啟下的提問,有利于前后知識的銜接,層層設問,以問助講,通過階梯步步登高,使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長征精神
先展示長征途中一些經典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體現(xiàn)紅軍的一種什么精神?
概括小結出示: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
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
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
在這改革開放、購建和諧社會新的長征路上,我們應如何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呢?(提示:從思想,學習,生活三個方面)(學生討論)
設計意圖:此時展示圖片,強調重大歷史事件,通過談感悟,讓學生體會長征中的艱難困苦,感悟長征的精神,體會先烈們那種不怕苦難、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不局限在本課之內,通過討論并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談談在學習、生活、思想上,如何發(fā)揚長征精神應用到實際當中去,自覺地以此來激勵自己刻苦學習,努力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