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氓》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0:17:35
高一語文教案:《氓》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
一 教學目標 :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培養(yǎng)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反復朗讀并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初步培養(yǎng)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重點:
1、 熟背本詩,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 比興手法的運用,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難點: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二 教學過程
㈠、導入:(放錄音)讓學生聽歌曲《在水一方》。
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詩經》中的《蒹葭》,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詩經》中的其他作品。
、 簡介《詩經》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按其表現(xiàn)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最富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表現(xiàn)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與 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義。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