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沁園春 長沙》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2)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2 14:19:30
學生有氣勢地再讀。
三、賞析上片
1、教師范讀前三句。
2、學生討論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這里交代的情況。
(在學生的討論中教師點撥到:詞的語句多倒裝)
建議:讓同學用散文的語言形式表達詩句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語言簡潔凝練的特點。
3、賞析毛澤東筆下的秋景。
具體步驟:
、 讓學生讀出“看”領屬的詩句。
、 學生討論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為什么說這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這里不擬定標準答案,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 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詩人所描繪的絢麗多彩的秋色圖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分為四步:
① 勾勒形態(tài):將群山、層林、江水、船只、雄鷹、游魚的輪廓……勾勒出來。
、 染上顏色:把黑白屏變成彩色熒屏,火紅的楓林、藍天碧水……
、 使畫面動起來:秋風送爽,吹動滿山的楓葉,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爭發(fā);雄鷹在翱翔,游魚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輕快地嬉戲……
、 讓畫面更細致、逼真,在腦海中來幾個特寫鏡頭: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魚的細鱗,水底的沙石……
、 讓學生討論,通過想象,體會到了什么樣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立而觀景,借景抒情。詩人在對大自然萬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國家命運的由衷關懷。
(學生的表達要求基本準確)
、 讓學生通過比較進一步體會毛澤東的不凡的人格:
、 比較毛澤東的“獨立寒秋”與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 比較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與杜牧的“霜葉紅于二月花”。
③ 與古人描寫秋的句子與毛澤東的詠秋詩相比較。(可以尋找一些有關“大雁、梧桐、菊花、落葉”等詩句來比較,時間倉促未能找好打上 。)
讓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到作品風格與人格的關系,由衷地贊嘆毛澤東的偉大人格,再一次齊讀全詞。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