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氣候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7 20:45:19
《自然地理--氣候》
一、名詞解釋
1、 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物在大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而對人類生產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危害時,稱為 大氣污染。
2、 水汽壓:大氣中水汽所產生的那部分壓力稱為水汽壓。
3、 氣候 :一個地區(qū)在太陽輻射,下墊面性質,大氣環(huán)流和人類活動長時間作用下,在某一時段內大量天氣過程的綜合,是時間尺度較長的大氣過程。
4、 氣團:一定范圍內,水平方向上氣象要素相對比較均一的大塊空氣 。
5、 輻射地面有效輻射:指地面輻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氣輻射E氣之差。
6、 光譜:太陽輻射能按波長的分布。
7、 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物在大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而對人類生產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危害時,稱為大氣污染。
8、 高氣壓;由閉合等壓線構成的高氣壓,水平氣壓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9、 反氣旋:是一個占有三度空間的大尺度空氣渦旋,在北半球,反氣旋范圍內空氣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同一高度上,反氣旋中心的氣壓 比四周的高。
10、 暖鋒:是暖氣團起主導作用,推動鋒線向冷氣團一側移動。
11、 輻射能:輻射就是以各種各樣電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輸送能量,它們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它們透過空間并不需要媒介物質,由輻射傳播的能量稱為輻射能。
12、 干潔空氣:大氣中除去水汽和固體雜質以外的整個混 合氣體稱為干潔空氣。
13、 梯度風:自由大氣中作曲線運動的空氣,當G、A、C這個力達到平衡時形成的風稱為梯度風
14、 鋒 :是冷暖氣團之間狹窄的過渡帶,是一個三度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
15、 氣旋:是一個占有三度空間的大尺空氣渦旋,在北半球,氣旋范圍內空氣作逆時針旋轉,在同一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的低。
16、 大氣穩(wěn)定度:是指氣塊受任意方向振動后,返回或遠離原平衡位置的趨勢和程度。
17、 霧:是懸浮于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風度小于1KM的物理現象。如果能風度在1-10KM范圍內,則稱為輕霧。
18、 季風: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隨季節(jié)而顯著改變的現象,一般地風向的改變角度達180度。
19、 低氣壓:由閉合等壓構成的低氣壓區(qū),水平氣壓梯度自外向中心遞減。
20、 城市氣候:是在區(qū)域氣候背景上,經過城市化后,在人類活動影響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局地氣候。城市氣候的特征可歸納為城市"五島效應"即濁島、熱島、干島、濕島、雨島。
21、 地轉風:是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相平衡時,空氣作等速 、直線水平運動的形式。
22、 相對濕度:空氣中實際具有的水汽壓與同一溫度下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
23、 冷鋒 :指冷氣團勢力比較強,向暖氣團方向移動而形成的鋒 。
24、 臺風:當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熱帶氣旋是形成于熱帶海洋上,具有暖心結構、強烈的氣旋性渦旋。
25、 露: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物由于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空氣中水 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有水汽的凝結物,如果此時的露 點溫度在0度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現微小的水滴,稱為。
26、 龍卷風:龍卷是自積雨云底部伸出來的漏斗狀的渦旋云柱。龍卷伸到寺面時引起的強烈旋風,你為龍卷風。
27、 寒潮:當冷性反氣旋南移時就造成一次冷空氣襲擊,(一般地,冷空氣襲擊時,使 當地氣溫在24小時內降溫10度。)如果冷空氣十分強大,如同寒冷潮流滾滾而來,給所流經地區(qū)造 成劇烈降溫、霜凍、大風等等 災害性天氣,,這種大范的強烈冷空氣活動,稱為寒潮。
28、 飽和水汽壓:當跑出水面的水分子與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正好相等時,即系統(tǒng)內的水量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變時,水和水汽之間就達到兩相平衡,這種平衡稱為動態(tài)平衡,動態(tài)平衡時的水汽壓,稱為飽和水汽壓。
29、 溫室效應:大氣逆輻射使地面實際損失的熱量比它以長波輻射放出的熱量少一些,大氣的這種作用稱為溫室效應。
30、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溫度與最熱月的平均溫度之差,稱為氣溫年溫差。
31、 海陸風--由于海陸熱力差異而引起的以一日為周期變化的風,白天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海風);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陸風)。
32、 山谷風--大山區(qū),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熱,其上的空氣增溫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氣因距地面較遠,增溫慢,于是暖空氣沿山坡上升,風由山谷吹向山坡,稱谷風。夜間,山坡,輻射冷卻,氣溫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氣冷卻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形成與白天相反的熱力環(huán)流。下層風由山坡吹向山谷,稱為山風。這種以一日為周期而轉換風向的風稱為山谷風。
33、 鋒面氣旋--生成和活動在溫帶一區(qū)的氣旋稱為溫帶氣旋,而具有鋒面結構的低壓,又稱鋒面氣旋。
34、 季風--以一年為周期,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隨季節(jié)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風向不僅有季節(jié)改變,且方向的變化在120°以上。
35、 氣候資源--指能為人類合理利用的氣候條件,如光能、熱能、水分、風等。
36、 積溫--指高于某個農業(yè)界限溫度持續(xù)期內逐日平均氣溫的總和,也稱活動積溫。
37、 干燥度--指一定時期內農田水分消耗量與水分供應之比。
38、 城市熱島效應--城市氣溫經常比其四周郊區(qū)為高,在氣溫的空間分布上,城市氣溫高,好像一個"熱島"矗立在農村較涼的"海洋"之上,這種現象稱為城市熱島效應或城市熱島。
二、 填空題
1、 大氣中除去水汽和固體雜質以外的整個混合氣體稱為干潔空氣-。
2、 水是大氣中唯 一能發(fā)生相變的成分。
3、 飛機起飛拔高后一般都要進入平流層,因為這個高度空氣能見度好。
4、 氣溫實質上是空氣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表現。
5、 由太陽噴焰中發(fā)射的高能粒子與高層大氣中的空氣分子相撞,使之電離,并在地球磁場作下偏于兩極上空形成,這種現象稱為極光-。
6、 太陽輻射能按波長的分布稱為太陽光譜。
7、 氣團形成的條件有1、大范圍性質比較均一的下墊面,2、有利于空氣停滯和緩行的環(huán)流條件。
8、 鋒兩側的溫度、濕度、穩(wěn)定度以及云、風、氣壓等氣象要素有明顯的差異。
9、 根據鋒兩側冷暖氣團的移動方向和結構狀況可分為四種類型。
10、 大氣中水汽所產生的那部分壓力稱為水汽壓。
11、 對流層中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12、 輻射就是以各種各樣電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輸送能量,它們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它們透過空間并不需要-媒介物質-。
13、 地面輻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氣逆輻射E氣之差值,稱為地面有效輻射。
14、 由于暖空氣平流到冷的下墊面上形成的逆溫稱為輻射逆溫-。
15、 等壓線愈密集,水平氣壓梯度越大,反之等壓線愈疏-水平氣壓梯度就愈小。
16、 水平面上存在著氣壓差-,是空氣產生運動的直接動力。
17、 泠氣團溫度低于所經過地區(qū)溫度,冷氣團使所經過地區(qū)變-冷,氣團底部獲熱、增溫、氣溫直減率增大,氣層趨于穩(wěn)定-。
18、 大氣污染物在大氣中達到一定濃度,并對人類的生產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危害時稱為-大氣污染。
19、 氣溫實質上是空氣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表現。
20、 大氣分層的原則是根據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水汽的含量-、擾動的程度、電離現象等特征來劃分的。
21、 大氣中的水汽主要來源于-下墊面。
22、 大氣投向地面的輻射稱為-大氣逆輻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實際損失的熱量比它以長波輻射放出的熱量少。到達大氣頂的太陽輻射,強度取決于太陽輻射強度-,日地距離,日照時間。
23、 暖氣團溫度高于所經過地區(qū)溫度,暖氣團使所經過地區(qū)變暖,氣團底部失熱、冷卻、氣溫直減率減小,氣層趨于不穩(wěn)定。
24、 氣團的地理分類是按氣團的氣團的源地和下墊面的性質進行分類。
25、 太陽輻射是氣候形成和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氣候系統(tǒng)的能源。
26、 柯本氣候分類法是以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要素為基礎,并參照 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確定的。
27、 大氣的垂直結構中,-對流層,水汽、塵埃含量少,天氣晴朗、能見度好。
28、 單位時間內垂直投射在單位面積上的太陽輻射能稱為-太陽輻射強度。
29、 晴天,主要是空氣分子有選擇地對波長較短的藍色、紫色光進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藍色。
30、 降水的形成過程就是水滴-增大成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過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