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聞 > 2018屆高考作文練習及佳作點評——自信人生,砥礪前行

2018屆高考作文練習及佳作點評——自信人生,砥礪前行

2018-02-01 16:00:32大語文微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清華副校長施一公院士在為清華大學2015級研究生新生所做的題為《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報告中說:“最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對于研究生應當具備怎樣的素質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時間的付出。不要以為你可以耍小聰明,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晚宴,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我不信有任何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沒有極大的付出。我的博士后導師是世界上一頂一的高手,獨樹一幟的科學家。他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再生,時間不可以再生。’

  第二是方法論的改變。我希望大家能夠問為什么,不要簡單地接受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你需要挑戰(zhàn)過去,要有批判性思維。

  第三是建立批判性思維。包括挑戰(zhàn)學術權威。我公然鼓起勇氣,用自己所學糾正系主任兼實驗室導師的學術錯誤的經(jīng)歷,在我科研路上給予我無限自信,至今對我仍有很大影響。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你要時刻記住,你認為自己行,那你就一定可以。同時還要記住,不可知足常樂。”

  對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自信人生,砥礪前行

  白竹卉

  ①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在研讀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報告后,令我受益匪淺。我想,璞玉需砥礪琢磨,才能華麗蛻變成美玉。人亦如此,不斷學習與探究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敢于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與權威,自信人生,才能砥礪前行。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晚宴”,想要達成正確的目標,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所有偉大成就背后,一定會有汗水,甚至是血水。古有司馬遷忍受宮刑之苦,堅定不毅地寫出史家絕唱的《史記》,今有陳忠實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的《白鹿原》,成就了茅盾文學獎的地位。在路上我們付出,正如施一公院士所講“不要耍小聰明,”腳踏實地才是大智慧。無論怎樣聰明,不斷地增長才華才是硬道理。因為這是一個看重能力的時代。

  ③所以,在“任何東西都可以再生,時間不可以再生”,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用有限的時間與有限的精力,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成果與財富,才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還記得當年歸國,就讓某國演習的航母編隊后退一百海里的黃大年嗎?用了八年的時間,完成了數(shù)個我國第一,世界領先。它與世間與世界賽跑,用自信贏得了某些領域祖國的強大。

 、茏畲蟮母淖兪“方法論的改變”。這是對研究生的教誨,對莘莘學子的教導,更是現(xiàn)在教育的警示,間接回答了“錢學森之問”。我們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要學會批判性思維。自己去鉆研探究、評價論證,從而獲得獨特的看法,在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中,思維起到重要作用。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主導21世紀科技進步,促進時代發(fā)展,是判斷“千里馬與劣馬、人才與庸才的最大差別。因此,改變自己,必須從改變思維方式與方法開始。

  ④挑戰(zhàn)需要勇氣,自信來自實力。既然批判性思維不可或缺,建立批判性思維就是重中之重。施院士分享了挑戰(zhàn)權威的經(jīng)歷,他在不斷懷疑與探究中,達到高屋建瓴的地步。亞里士多德多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所以,鼓起勇氣,用發(fā)現(xiàn)去質疑,用智慧去探究,可使自己突飛猛進。而在學術上剛剛發(fā)現(xiàn)就戛然而止的知足常樂,無異于愚蠢的行為。

 、葑非笳胬,永無止境最曼妙。“紙上得來終覺淺,就知此事要躬行”,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學會質疑,不斷探索,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在風雨的洗禮中,砥礪前行。

  【指導教師:孫延堂】

  【佳作點評】

  1.題目《自信人生,砥礪前行》既揭示了材料中心,又表明了某種必然聯(lián)系的邏輯關系。

  2.開篇引述材料,提出觀點;然后分點論述,挖掘事物揭示邏輯上的因果關系;最后重回論點,強化中心,展示這樣做的美好的前景,給人以“自信人生,砥礪前行”必勝信心。

  3.語言在嚴謹中不乏文采,在對比與層進的論述與引用中,不乏形象生動與文化、文學底蘊。

[標簽:高考作文練習 高考作文點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