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教育銳評:書呆子和混社會都不是大學的標準模式

教育銳評:書呆子和混社會都不是大學的標準模式

2016-09-23 11:46:21中國青年報文章作者:黃帥

  初入大學時,前來“秘授”大學經(jīng)驗的師兄告訴我:大學前兩年務必要好好讀書,不要想著去做什么實習,更別著急賺錢,要跟社會保持一定距離。這位師兄現(xiàn)在已是小有名氣的青年學者。不過,同在剛上大學時,也有幾個籌劃創(chuàng)業(yè)的師兄找到我,向我面授“玄機”:大學是向社會的過渡階段,要多找實習機會,盡快適應社會,別做書呆子!這幾位前輩后來真把創(chuàng)業(yè)搞起來了,還成了當?shù)厍嗄?ldquo;創(chuàng)業(yè)之星”。

  回想起來,兩種告誡各有道理,盡管我當時選擇了前者指引的道路,但我對大學時代就擁有出色實踐成果的同齡人,始終抱以尊重和欽佩。在大學時代,處理好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實習的關系并不容易。我見過不少同學,“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會兒在圖書館翻書,一會兒又在外面“闖蕩”,最后兩邊都沒做好。而且,不同專業(yè)、不同個體乃至不同層次的學校,讓實習與課堂學習的關系沒有標準模式。

  先說說專業(yè)問題;A性學科和應用型學科對學生的培養(yǎng)模式大不相同。以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為例,其中既有偏理論的中文專業(yè),也有偏實踐的新聞專業(yè)。我讀的是中文系,大學四年實習機會非常匱乏,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來讀書、課堂討論、寫論文了。這是因為本專業(yè)要求我們“坐而論道”。到了大三后期,學校才要求學生去實習,中文專業(yè)本身沒有實踐傾向,需要學生自己明確職業(yè)規(guī)劃——或師范教學方向,或新聞出版方向,或公務員(課程)、文秘方向,可謂五花八門。但新聞專業(yè)同學的實習、職業(yè)規(guī)劃之路就比我們清晰得多,他們在大一、大二時就會去報社、網(wǎng)站實習。

  某些偏理論專業(yè)的學生常對實習抱有偏見:你們雖然實踐多,可你們讀書少呀!雖然課外實踐分散了課堂學習的經(jīng)歷,但是不同專業(yè)屬性決定了學生的發(fā)展方向,應用型學科偏重實踐無可厚非,但理論性專業(yè)的學生如果荒廢了課堂學習,就失去了日后立足于社會的技能。

  偏重課堂學習還是課外實習,也要看個人的性格、興趣等因素。并非每個人都適合端坐在書桌前研究學問,也有很多人對實習感到厭倦。

  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所在城市也影響學生實習。名校帶給學生的實習機會是普通學校無法企及的,很多普通學校的學生苦于實踐機會的匱乏。學校所在城市也會影響實習,優(yōu)質實習機會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學生很難擁有理想的實習機會,除非利用假期甚至翹課到大城市租房實習。對偏重實習的應用型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學校和城市因素牽制了他們的發(fā)展,反映出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比如,我在地方城市念新聞系的同學抱怨,平時只能在當?shù)攸h報實習,做些無意義的“打雜”。這個因素對基礎學科的同學影響相對較小,比如,地方院校中文系學生考研(課程)“逆襲”北京名校學生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實踐的關系并非是割裂的,要從個體需求、專業(yè)屬性和學校情況等因素綜合判斷。只要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大學成長之路,就應該堅定地走下去。

[標簽:教育觀點 大學生活]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