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贈新生“入學禮物”
2016-08-02 10:22:44時代周報
今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已經(jīng)結束,有意思的是,每個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在拆開通知書時,還會收到一份由校長邱勇贈予的“入學禮物”:美國作家梭羅的名著《瓦爾登湖》。這已經(jīng)是邱勇第二次向清華的新生贈書了,第一回所贈是中國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位理工專業(yè)出身的專家、科學院院士,兩番向學子推薦的都是文學書籍,推崇的是“平凡”和“安靜”。
今日之“清華人”仍可被目為這個時代的知識精英,正是這樣的人群,或許更需要學會享受“安靜”、學會理解社會發(fā)展的另類向度。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曾不止一次地聽到這樣的看法:清華是一個理工技術思維主導的高等學府,雖足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之列,卻太過缺乏人文情懷。
事實上,人們眼中的清華與“清華人”,是當今已然同質化的社會之縮影,亦如德裔社會理論家馬爾庫塞所擔憂的那樣,我們正在成為同一類渴望成功、追求進步、懼怕平庸、夢想超越的“單向度的人”。多年以來的類型化教育培養(yǎng)了擁有近乎一致學生生活的青年,他們的世界似乎被限定在同樣的區(qū)間,至于致力科學、技術和工程類專業(yè)的學習和研究者,由于學科本身的特性所限,更可能對事物過分執(zhí)著。當一種思考慣性成為潮流在比如清華這樣的大學里形成氛圍、呈現(xiàn)壓倒態(tài)勢的“標志性”形態(tài),將毫無疑問地對人們的感情和精神造成壓抑和傷害。
《瓦爾登湖》里的世界與現(xiàn)實是迥異的,正是這脫離現(xiàn)實的世界能夠給讀者帶來邱勇校長所說的“安靜”,甚至可以讓人順著這種優(yōu)美從容的安靜,去探索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旨趣。顯然,邱勇寄望于《瓦爾登湖》啟發(fā)清華的“新鮮人”想象世界的方法,保持著對世界的新鮮感,理解并接受甚至創(chuàng)造多元的格局;同時,在“安靜”下來之后,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所學習的專業(yè)、自己所身處的環(huán)境,由此而真正喚醒內(nèi)心,避免在囂塵中人云亦云地對所謂“成功”者進行拙劣的模仿。
一流的大學需要有一流的教育,而一流的教育在于引發(fā)學生認識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正像孟子所說那樣:“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就是把那顆已經(jīng)迷失的“本心”尋找回來,而閱讀《瓦爾登湖》這類經(jīng)典名著,正不失為一個尋找“本心”的絕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