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考試聽力部分測試的最佳應對方略
2014-12-25 16:17:53留學網(wǎng)整理
一、形式
共6篇,每篇在600字左右,時間為3-5分鐘。
前兩篇:對話(conversations); 后四篇:課堂演講(lectures)。
新托福取消了老托福里面考生們得分率較高的小段子題,并同時加長了長段子,增大了信息量,似乎從表面上看來考試出題中心將聽力難度加大。其實,從歷史數(shù)據(jù)看來類似的變化在89年和95年也有發(fā)生,剛開始考生也不適應,可在隨后不也是“滿分輩出”嗎?
所以,首先奉勸廣大考生:既來之,則安之。加一句:必勝之!
二、內(nèi)容
1、對話內(nèi)容:
(1) instructors’ office hours
對話人物: 教授與學生;
對話地點: 教師辦公室;
對話內(nèi)容可為學術(shù)討論或有關詢問課程等問題。
例如:跟教授提出延期交作業(yè)的請求(非學術(shù)討論)。
要求教授解釋講課內(nèi)容。
(2) service encounters
對話人物: 學生與工作人員;
對話地點: 校園某辦公室;
對話內(nèi)容: 非學術(shù)的詢問。
例如:詢問租房;怎樣注冊、怎樣選課等。
(3) student interactions
對話人物: 學生甲乙;
對話地點: 教室以外相遇;
對話內(nèi)容: 學術(shù)討論(一門專業(yè)課程內(nèi)容、準備演講);非學術(shù)討論(借筆記、實習感受)
2、演講內(nèi)容:
演講皆摘錄于真實的課堂演示。有的是教授獨白;有的是教授演講中夾雜學生提問、教授提問。這種演講的內(nèi)容同老托福的段子Part C的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天文、地理、生物、歷史等等也都是老托福慣用的測試內(nèi)容。
三、出題原則
【原則一】基礎理解力 (Basic Comprehension) (50%以上的題目)
此類題型要求考生理解全文主要觀點(main ideas)和支持觀點的具體細節(jié)(supporting details)。
【原則二】實際交流理解力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25%左右的題目)此類題型主要考察考生對語言交流的實際掌握能力。聽出講話者講某句話的目的(purpose);聽出講話者所呈現(xiàn)的態(tài)度(stance)。
【原則三】綜合理解能力 (Connecting Information) (25%左右的題目) 此類題型考查考生對上下文以及文章脈絡、前后語言信息關聯(lián)的掌握的能力。這種考察就要求考生更具備一定的聽力實力,比如整合文中信息、根據(jù)前文下結(jié)論更會考到推導的能力?傮w上考查考生的概括和推論的能力。
四、備考方略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把握“基礎實力+技巧掌握”的大原則。
新托福考試對于考生基礎能力的考查更為嚴格,那么我們在備考的時候需要做到哪幾個方面的準備呢?首先是聽寫,同學們可以用以前老托福聽力里面的段子題作為聽寫的材料。聽寫即為對聽到的材料做完全的記錄,聽第一遍時,大多同學對所聽內(nèi)容不甚了解,但也應就自己聽懂的部分做記錄,這時最好記錄一些框架型的內(nèi)容,比如對話或演講發(fā)生的地點、人數(shù)、時間、大致內(nèi)容。然后再聽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每一遍都不斷完善細節(jié),最終力求將段子記錄完整。如果段子當中的一些內(nèi)容在聽完十遍以后還是聽不出來,那基本上也就再也聽不出來了。但是沒關系,這個時候,你會得到你練習過程當中最寶貴的東西:你的弱點。你寫不出來的地方一定是你最弱的地方,那么你接著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仔細研究一下,為什么我寫不出來?是單詞不會?是音不熟悉?是句式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找到自己的問題以后再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有的放矢的加以鞏固提高。只要能堅持做下來,兩個月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進步想飛一樣!
其次是語音的問題。語音是一切的基礎。我們要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自己的語音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讀。跟讀說白了就是學舌,別人怎么說你就怎么說,這是人類最開始學語言的時候采取的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選擇跟讀材料的時候一定要選具有地道純正的發(fā)音材料,如以前老托福的小對話和長段子,都是可以跟讀的。如果聽力實力不太好的同學可以選擇VOA(美國之音)的Special English(慢速美國英語)。跟讀的量不在大,而在精,只要認真跟讀好一兩張光碟的內(nèi)容,把上面那些老美說話的語音、方式、語氣模仿得如出一轍就可以了。
同學們還要注意詞匯語法的問題,因為在口語當中有很多詞匯、語法都是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書面文章有所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精聽的同時做好詞匯句型的總結(jié)。這樣的話,我們的基礎能力必要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