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上海、浙江高考“新三門” 如何選怎么考

上海、浙江高考“新三門” 如何選怎么考

2014-09-22 10:26:37人民日報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

  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實行統(tǒng)一高考與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醞釀多時的上海、浙江高考改革實施方案9月19日正式公布。

  “選考科目1門變成了3門,孩子學業(yè)負擔會不會增加?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這種軟性指標,實際操作怎么保證公平?”兒子剛考上黃浦區(qū)一所示范性高中的家長馮女士,有些憂慮地問。

  “爸媽說我運氣差,成了‘試驗品’。”但浙江杭州一所中學的高一學生小傅自己對于這次高考改革,卻有些無所謂,甚至覺得是好事,“考3門心理壓力會小一點,一門考不好,還可以靠另外兩門彌補!”

  “總分錄取、表象公平的時代結束了,今后高校必須學會怎樣挑選自己想要的人才,而不是只按分數‘排排坐’!”上海市教委一位負責人強調。

  事實上,除了學生家長的忐忑,上海、浙江教育界對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并無多大爭議,各高校都積極響應,高中校長和教師們,則開始研究如何調整因新高考而帶來的學校教學新模式。

  意義:從分數公平走向內涵公平

  “高考改革方案從簡單的分數公平,邁向更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的內涵公平。”提及本次高考改革的意義,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張民選如是說。

  事實上,早在高考“指揮棒”變動之前,許多國內高校在招生錄取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已實施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從以往的關注高考總分,變?yōu)殛P注學生的興趣特長,從注重學科知識到注重“寬基礎”“通識教育”。

  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名校從2005年開始,就在上海及江浙地區(qū)展開自主招生預錄取試驗。以“千分考”聞名的復旦能力水平測試,200道題覆蓋高中10個學科,正是希望減少因過早文理分科和片面應試給學生帶來的知識結構性缺陷。

  “片面的文科或理科‘專才’都不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高考改革方案將有效改變學生選擇性不夠和過度偏科等問題。”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郭為祿說。

  而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一項,無疑是這些已實施自主招生多年的部屬高校的核心關注點。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丁光宏認為,“這是高中生3年的真實記錄,將促使人才選拔,從只看‘冷冰冰的分’,到關注‘活潑潑的人’”。

  亮點:高考將選擇權盡可能多地交給學生和學校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最大亮點,在于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可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自由組合高考科目。”曹楊二中校長王洋介紹,在6門等級性考試里選擇3門,至少有20種學科組合,“總有一款適合你”。

  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表示,改革希望把選擇權盡可能多地交給學生和學校,從高中課程改革的“選課”進一步推進到高考綜合改革的“選考”,希望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考試和成長。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介紹,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對學生來說,在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選擇:四大類考試模式可自主選擇;選考科目不分文理,由學生“七選三”自選;外語及選考科目的考試時間、次數由學生自主選擇。

  這次高考改革包括“考試”和“錄取”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考試”改革是把選擇權還給學生;“錄取”改革則是由報考學校變?yōu)閳罂?ldquo;專業(yè)+院校”,這意味著學生對“專業(yè)”的選擇,甚至將要先于對“院校”的選擇。

  杭州第二中學校長葉翠微坦言,以往學生填志愿往往只認大學招牌,只求分數利用最大化、只知專業(yè)是否熱門,不管專業(yè)是否適合。這就造成一些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積極性和專業(yè)有效學習受影響。

  浙江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梅新林教授認為,高考改革后將會使激烈的生源競爭,從高校間的競爭,直接轉向專業(yè)辦學水平的競爭,并倒逼高校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布局,凝練專業(yè)特色優(yōu)勢。“過去靠學校整體聲譽帶動所有專業(yè),像‘母雞帶小雞’,現(xiàn)在要讓‘小雞’直接登臺,‘母雞’退居幕后,其程序和結果自然完全不同。”

  梅新林這樣解讀這次高考改革對學生和高校的意義:這既有利于提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意識和興趣,避免盲目選擇專業(yè),同時也要求高校根據培養(yǎng)目標要求和專業(yè)特點,分專業(yè)確定招生錄取要求,改變以往高考錄取體系下單一高考分數的選才標準和高校對招收對象相對模糊、抽象的認識,有利于提高高校專業(yè)招收人才的“精準性”,更好地做到“教其所求、育其所能”。

  難點:多樣化課程教學引發(fā)中學辦學模式改革

  學生和學校的選擇性增加后,考生需要做出哪些調適?有專家認為,今后在高中階段,學生得及早做好自我學習規(guī)劃,增強自我認知能力,提高選擇考試科目和報考專業(yè)的能力。對于選考科目怎么選,有專家建議,學生既要考慮自己在科目上是否有優(yōu)勢,也要和未來專業(yè)有所對應。

  “學生能否更好地進行選擇,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很有必要。”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任學寶說:“希望通過高考改革這個契機,轉變育人模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個性化、差異化發(fā)展。”

  但高考改革帶來的課程選擇性的增加,也會出現(xiàn)新狀況:高中將更多實行分層教學和“走班制”,教學組織形式隨之可能發(fā)生變革。上海就有一些校長和家長擔心,短期內,一些選課人數劇增的高中科目,可能產生教學場地和師資捉襟見肘的狀況。一位校長表示,小學科教師會有暫時的缺口,可以采取集中授課、滾動開課等方式,依靠彈性增加教師工作量教學來解決這一問題。

  “近兩年內,各個高中要加緊規(guī)劃和儲備師資。在一些區(qū)內,緊缺學科老師可以走校教學,尤其是基礎性內容的教學。我們更鼓勵高中將特色學科做強;考慮到教師工作量會增加,在教師績效分配上應予以支持。”上海市教委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應對之策。

  自選“新三門”后,關系高考命運的6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等級考試怎么考?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介紹,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等級考試將實行全市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組織,對考試安全的監(jiān)管將升格為“國家級”。既然設定了未來各個科目都實現(xiàn)“一年多考”,在操作層面首先就得建立標準化題庫,保證每次考試難易度、分值基本一致。

  據了解,上海在已有市級教育考試院的基礎上,將成立教育考試命題委員會,統(tǒng)籌研究和推進考試命題改革,使得各個科目通過題庫建設,穩(wěn)步走向標準化考試。此外,一個統(tǒng)一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平臺也正在加緊建設,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確保形成客觀、真實、準確記錄信息的監(jiān)督機制。未來各高校在招生中使用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時,使用辦法必須提前公布,使用情況必須規(guī)范、公開。

[標簽:高考改革]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