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另類沖刺標語走紅:鼓士氣VS曬創(chuàng)意
2014-05-22 10:50:57長沙晚報文章作者:岳霞 侯媛媛 韓雪
又到一年高考時,高三的學生都已進入了倒計時階段。為了迎戰(zhàn)高考,各個高三班級均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高考勵志標語,而“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標語成功PK掉“天道酬勤”“背水一戰(zhàn)”等傳統(tǒng)標語,晉升為高考“神標語”盛行于校園,小清新逐漸遠去,來的都很重口味。
標語熱鬧鼓的是士氣,曬的是創(chuàng)意
去年,“進清華,與主席總理稱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論道談經(jīng)”被稱為年度最牛高考動員標語。今年,高考動員標語仍然很熱鬧。
“不像角馬一樣落后,要像野狗一樣戰(zhàn)斗!”“我要去學習,十萬火急”“春風吹,戰(zhàn)鼓擂,今年高考誰怕誰”……鼓的是士氣,曬的是創(chuàng)意。這樣的標語在長沙中學高三的教室中隨處可見。
有的學校既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種傳統(tǒng)含蓄的標語,也有“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天下無D,人人有A”的雷人標語,可謂“中西合璧、雅俗共賞”。
看看效果沖刺標語鼓了勁也給了壓力
高考是比知識、比能力的戰(zhàn)場,爭奇斗艷的高考沖刺標語,比得更多的是心理狀態(tài)。
以“拼十載寒窗,贏一生榮光”“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為代表的傳統(tǒng)型標語和以“你的賬戶余額已不足100天”“進清華,與主席總理稱兄道弟;入北大,與大家巨匠論道談經(jīng)”為代表的幽默型標語,或傳統(tǒng)而含蓄、真摯樸實,或輕松幽默,為高三學生起到鼓勁作用。
以“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人”“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為代表的拼命型標語和以“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熬一個春夏秋冬,享一生榮華富貴”為代表的功利型標語,放大了高考的重要性和功利色彩,給原本緊張的考生施以更大的精神壓力。
專家建議關鍵在于考生盡力而為
各類高考沖刺標語不斷涌現(xiàn),爭議聲也隨之而來,“我們學校高三基本沒有那種很直白的標語,在我看來高考標語的精彩程度是不會和學生的高考成績成正比的,學生會不會真的下定決心埋頭苦干也不是一個標語能左右的。”長沙一高中高三年級組長寒冰老師表示。
對于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雷人”高考標語,長沙理工大學心理輔導員黃老師認為,這些流行的高考沖刺標語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其中有一些標語比如“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有些過于激進,會給考生帶來更大的壓力,在高考沖刺的關鍵時期,考生更應該要保持平常心。相比一些“雷人”或消極的標語,高考標語完全可以更為輕松且發(fā)人深省,只要盡力而為,擺正心態(tài),每個考生都是考場上的贏家。
“過來人”說標語
回憶那些年的高考沖刺標語
“我們那時候的沖刺標語多是‘不經(jīng)歷風雨怎見彩虹’‘天道酬勤’之類的,教室前面也只掛著‘拼搏’兩個大字。”從長沙理工大學畢業(yè)多年的陳小米表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考的標語多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之類的,嚴肅而含蓄,“而且那時的社會并沒有像今天一樣對高考標語這樣狂熱,標語少而精。”
2000年參加高考的左璐同學則認為,現(xiàn)在有些標語不僅十分新鮮,而且風趣幽默,用它來激勵學生會更接地氣,“比較羨慕”。
相關鏈接“有型”的高考口號
普通型: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挺正常的)
大氣型:進清華,與主席總理稱兄道弟。
入北大,與大家巨匠論道談經(jīng)!(頗讓人向往)
功利型: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太功利)
混合型:天下無D,人人有A。(中西合璧)
雷人型: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高考可不能搭上性命啊)
放松型:不唯高考定終身,七十二行有能人。(看得開,能緩沖緊張感)
幽默型:你的賬戶余額已不足100天。(讓人會心一笑又心頭一緊)
文藝型:對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對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給自己加油)
勵志型:現(xiàn)在多流汗,考后少流淚。(言簡意賅,唯有努力)
(原標題:高考“神標語”:是雷還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