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鼓勵新生獨立報到 中大要求讀弟子規(guī)
2013-08-27 16:38:36京華時報
上周起,大學已經(jīng)迎來開學季,對于以“95后”為主的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成為關注焦點。為了讓新生學會規(guī)則意識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有的大學新生入學就要交一份暑期作業(yè)——《弟子規(guī)》閱讀心得。并且,多所大學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新生獨立報到,希望讓新生通過獨自辦理報到手續(xù)完成邁進大學獨立生活的第一步。
□開學新鮮事1
多所大學鼓勵新生獨立報到
>>清華
倡議新生獨立報到三小時
為了幫助“95后”孩子樹立獨立生活的理念,清華大學今年繼續(xù)提倡新生獨立報到。延續(xù)去年的做法,在辦理報到手續(xù)的綜合體育館門前,依然拉起了警戒線,對試圖幫孩子代勞的家長實行“物理隔離”。
為了讓獨立報到得到切實執(zhí)行,清華今年向全體新生發(fā)出倡議:“獨立報到三小時,自主自立新開始”。所謂“三小時”,是指清華歡迎新生家長來清華參觀游覽,但倡議新生在新生報到、院系報到、宿舍報到,乃至生活用品采購、宿舍打掃鋪床的整個過程約三小時內(nèi),要獨立完成。
>>人大
朋輩回鄉(xiāng)陪伴新生入學
今年,中國人民大學推出了“人大使者家鄉(xiāng)行”活動,讓在校生回到自己家鄉(xiāng),提前迎接當?shù)乜忌先舜蟮男律⒆黾以L,他們還將陪伴有需求的孩子入學,人大還對陪同的“家鄉(xiāng)使者”給予路費補助。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工作部老師認為,這種朋輩式樣的陪伴,比家長送行更有效,可以省去家長來回的路費,同齡人之間共同話題更多,老生們對學校的情況更為了解,可以及早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也讓許多家長免去了送還是不送的糾結。
>>北科大
推“迎新網(wǎng)”一站完成報到
為鼓勵新生入學,今年北科大推出了“迎新網(wǎng)”,新生可通過網(wǎng)絡完成報到手續(xù),在寄入學通知書時就附上“迎新網(wǎng)”的網(wǎng)址。學生用準考證號登錄網(wǎng)站后,就可以完成入學所需填報的所有手續(xù)。待開學入校后,只需掃描通知書上的條碼或刷二代身份證,即可瞬間完成身份的核驗。報到完成后,家長可收到通知短信。并且,迎新網(wǎng)站上將錄入新生的所有信息,新生登錄迎新平臺后,還可以看到“我的班級、我的輔導員、我的同鄉(xiāng)”等信息,還能與未來的輔導員和同學提前交流。
>>首師大
新生報到不讓家長代勞
首都師范大學也鼓勵新生獨立報到,希望新生在辦理報到手續(xù)時可以不讓家長代勞。
首師大學生工作處老師介紹,新生在良鄉(xiāng)校區(qū)入學,路途較遠,且以北京生源為主,開車送行的家長很多。不過進入學校之后,老師們都會主動提醒學生,需要自己拿著通知單排隊辦理手續(xù)。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對于此舉都很配合。
□開學新鮮事2
要求新生讀《弟子規(guī)》引熱議
今年中大2013級8000名新生入學報到時,要向中大學生工作處交一份特別的暑假作業(yè)——《弟子規(guī)》讀后感。這一舉措在網(wǎng)絡引發(fā)廣泛爭議,在中山大學的新生中也褒貶不一。
有同學認為,《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仍然有用,但應該鼓勵學生領悟其思想精華,而非以作業(yè)的形式強制開展;
有同學希望學校給學生推薦更多的優(yōu)秀圖書,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本;也有同學強烈反對,認為時代不同了,《弟子規(guī)》已經(jīng)過時。
中山大學學生處負責人表示,“悅”讀感的作業(yè)是今年首次嘗試,布置這份作業(yè)的初衷是倡導學生無功利閱讀,利用假期重拾自己,多讀一些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希望
新生入學就學會規(guī)則意識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弟子規(guī)》一書正是古人倡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
目前,中山大學正在整理收集8000多新生交上來的讀后感,進行分析和總結后,再決定“悅”讀《弟子規(guī)》是否年年持續(xù)下去,成為該校獨特的“常規(guī)動作”。
□開學教育
校長講挫折給新生“潑冷水”
大學開學季即將到來,被稱作“開學第一課”的校長講話環(huán)節(jié)備受關注。記者梳理近年來大學校長的開學講話發(fā)現(xiàn),包括“校史”、“大學精神”、“大學生活該如何規(guī)劃”等在內(nèi)的“勵志主題”一直是主流,以“挫折教育”為主題的講話很鮮見。但是,今年,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卻對2013級的新生做了題為《從挫敗中學習》的講話。
陳吉寧告誡新生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后,可能會“夢”沒了,只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身邊的“學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經(jīng)歷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huán)節(jié)。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大學校長的畢業(yè)演講中,“挫折教育”的話題曾頻繁出現(xiàn),比如清華、北大、人大、北郵等多所大學校長都曾勸誡畢業(yè)生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
■專家評價
“新生獨立報到是遲到的教育”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認為,鼓勵新生獨立入學、獨立報到,是因為中國的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太多了,甚至有些過了,希望通過入學環(huán)節(jié)轉變教育理念,讓學生真正自立。
“獨立報到只是第一步,入學之后,我們還要在學生的學習和培養(yǎng)中,把獨立自主的要求和批判意識的培養(yǎng)貫穿始終。比如,我們會通過小班討論課來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鼓勵他們獨立參與研究,加入社團組織,在校園中與他人相處等。”陳吉寧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認為,大學如此關注新生的獨立能力,某種程度說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熊丙奇說,把新生獨自報到作為邁向獨立生活的第一步,這對每個大學新生來說其實是“遲到”的教育。
熊丙奇建議,明智的家長應該從孩子上小學起,就在該放手時實行“自我物理隔離”,引導孩子自己做規(guī)劃。如果家長錯過了中小學這段時間,至少應該在孩子考上大學后,讓其學會獨立走路。否則,家長要包辦到何時?
不過,熊丙奇也坦言,在新生報到時,采取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學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
□升學建議
開學調整節(jié)奏積極備考
與大學生入學的輕松愉悅不同,明年即將走入大學的高三“準畢業(yè)生”們,新學期一開學就將面臨緊張的備考。對于這些“準大學生”而言,開學最重要的就是調整節(jié)奏,積極備考。
如何備考更有效?北京新東方中學部重獎、高考英語命題研究專家李亮分析,受“新課改”及“減負”政策等影響,北京高考的形勢正在發(fā)生明顯變化。將進入高三的考生需要關注這些變化,家長也應扮演好保駕護航的重要角色。
>>考生
備考分五大階段
李亮認為,根據(jù)學習節(jié)奏,高三一年可分為五個階段:高三前暑假的“準備期”,學生可儲備大量基礎知識,如背誦語文古詩詞、英語單詞等;開學到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是“適應期”,重點定位和擊破知識短板,做專項練習,強化學習習慣,制定復習方案;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到“一模”之前是“提高期”,可計時訓練成套做題,培養(yǎng)考試感覺和習慣,梳理個人知識體系;“一模”到“二模”之間是“沖刺期”,回歸教材,落實基礎,利用錯題本解決頑疾;“二模”到高考的“調整期”,重在調整備考狀態(tài),保持身心愉悅。
>>家長
扮演好三個角色
李亮認為,高三家長不能只關注分數(shù)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要同時扮演好三個角色:車間主任、后勤部長、資訊主播。
作為“車間主任”,家長的核心任務是監(jiān)督孩子的時間管理,學習方面積極配合老師并進行固定頻率的溝通,生活方面則要以身作則,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氛圍;作為“后勤部長”,家長要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證睡眠,均衡膳食,與孩子科學溝通并以鼓勵為主;作為“資訊主播”,家長要為孩子做好信息篩選,多了解高招信息以服務志愿填報,也可以謹慎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提升復習效率。
針對不少家長關心的留學、高校自主招生等升學方式,李亮提醒想要兩手準備的家長慎重。他說,根據(jù)多年與學生接觸經(jīng)驗來看,現(xiàn)在的孩子自我妥協(xié)性較強,尤其是本身動力不足的孩子,處理不當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備考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