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遼寧高考優(yōu)秀作文:平凡與自豪
2013-07-31 14:02:17高考滿分作文在線
一位母親養(yǎng)育了兩個兒子,一個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一個在地里勞作。記者采訪這位母親:
“……您有這樣出色的兒子,一定會感到十分自豪。”
母親贊同地說:
“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這位母親的話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確實讓人驕傲;但平凡充實,也足以令人自豪。
為什么?因為對一個人價值的判斷,我們不應該只看他的職業(yè)、身份、社會地位,而主要應該看他對社會的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是有益于社會還是有害于社會。至于對社會的貢獻是大還是小,則是程度的問題,不應該成為性質(zhì)差別的問題、肯定和否定的問題。
其實名人也是平凡的人。只不過是他們善于在平凡中學習進取,不斷超越,才使他們的勞動價值得到了社會更廣泛的認同。
從人才成長的過程來看,每一個人都要經(jīng)歷平凡,名人也不例外。只有經(jīng)歷平凡,才能超越平凡。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年幼時家庭貧困,地位低下,與其它孩子一樣玩耍,只不過喜歡擺祭器,學做祭祀禮儀動作。長大后曾擔任季氏的倉庫小吏、牧場小吏,但他辦事精準、公平,能給主人增加效益。為他后來成為名人打下了基礎。
美國科學家,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愛因斯坦,小學讀書時與其它學生一樣上勞技課。他做的小板凳一樣歪歪扭扭,還被老師批評為“誰在世界上見過比這更糟糕的板凳呢”?但他不怕失敗,敢于實踐,造就了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品質(zhì)和個性。
從人們的理想追求來看,許多名人都把平凡作為自己一生的終極目標。如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生前立下遺愿,要把自己埋葬在曾經(jīng)親手栽種的樹木叢中。死后他的墳墓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只有一個長方形的土堆罷了。被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稱為“世間最美的墳墓”。
從整個社會的結構來看,那些名人、天才與那些平凡的、默默無聞的人比較,畢竟是一個小數(shù)目。而那些名人、天才的成長離不開普通人的支持與協(xié)作,正像一名知名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一枚金牌需要政府的政策英明、教練員教練有方、團隊的積極協(xié)作、千千萬萬的觀眾支持一樣。所以名人、天才的光環(huán),是社會付與他的,而不僅是他個人的東西。
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普通的人,只要他在從事正當?shù)穆殬I(yè),只要他的理想、行動合乎社會進步的標準,都應該同名人一樣受到社會的尊重。
我曾聽到一位社會學家說,每一個開明的社會,政府總是要把大量的資金投放到救助、扶植社會的弱勢群體上。他認為,強勢群體一般都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發(fā)展能力,而弱勢群體如果不積極救助、扶持,就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所以,要使一個社會充分和諧地發(fā)展,政府用大部分精力提高弱勢群體的素質(zhì)、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是非常必要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尊重弱勢群體又是一個重要前提。
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因此,尊重普通人、平凡的人,也是受法律保護的。
當然,我們尊重平凡的人,并不是混淆名人與普通人的區(qū)別,鼓勵人們平庸,否定人們超越平庸,超越平凡;而是希望人們開闊視野,開闊胸襟,在尊重名人、天才的同時,不要忘記了對普通人的尊重,對弱勢群體的尊重。
讓我們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多投一份尊重的目光,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