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fā)“藍色寶庫”—海洋技術專業(yè)揭秘
2013-05-15 13:41:49圣達信教育微信文章作者:鄔鳴
1992年一艘貨輪在太平洋航行時沉沒,2萬多只黃色的橡皮鴨從此落入大海,2006年,大量的橡皮鴨被沖上了美國的東海岸。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讓這些弱不禁風的橡皮鴨在環(huán)游世界14年后,失而復得?
月有陰晴圓缺,海有潮起潮落。朝漲夕退的潮汐背后難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牽引嗎?
放眼遠望那一望無際的海面,即使是無風的天氣海面依舊波光粼粼?诳谙鄠鲾(shù)百年的“無風不起浪”難道是錯的嗎?而那不知疲倦的海浪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以上三個非常普通的例子引出了海洋技術專業(yè)研究的三大核心問題——環(huán)流、潮汐、波浪。
學海無涯數(shù)學作舟
海洋技術實質上就是以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其變化規(guī)律,及海洋水體與大氣圈、巖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學。潮汐和波浪的情況讓工程師們決定港口應該建在哪,航道應該挖多深。大洋環(huán)流可以幫助漁民們確定漁場的位置,在哪能省時省力地打到更多的魚?梢哉f海洋技術是人類社會一切海洋活動的基礎。
作為一個海洋學學生,有三樣技能學好了能支持你一生的事業(yè)。首先,扎實的數(shù)學功底能保證你不在這片數(shù)學公式模擬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海洋技術雖然以海洋為核心,但是畢竟人類并不能完全通過實驗來了解浩瀚的海洋。數(shù)學是人類探索自然的強大的武器,所有的海洋現(xiàn)象都能被描述成海量的數(shù)學公式。在海洋技術這片知識的海洋中數(shù)學便是你的諾亞方舟,沒有它你便寸步難行。從此刻開始高數(shù)、線代、概率論,已經不再是一種工具,而成為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他們,那些波瀾壯闊的海洋奇觀會在你的演算紙中一一展現(xiàn),你會領悟看似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中蘊含的物理原理。而這種深厚的數(shù)學功底也可成為你今后在理工科中自由轉換的堅實基礎。
其次,計算機水平決定了你能在這個行業(yè)走多遠。海洋技術中所有演算和模型的模擬都要依靠計算機來完成,在這里你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計算功能和有強大圖形模擬功能的編程語言,以至你甚至可以與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在編程的某些領域一較高下。
再次,學術著作的閱讀能力取決于你的英語水平。由于我國的海洋事業(yè)起步較晚,大部分頂尖的海洋著作都屬于其他國家,所以英語應用的要求也要強于其他專業(yè)。
最后,既然專業(yè)與水有關,水力學等相關的課程學習也為海洋技術的學生投身港口海岸工程和海洋勘測等工作提供了專業(yè)基礎。
雖然海洋技術的學習內容能夠被概括,但是其中的艱辛與快樂卻不是用短短的幾句話能說得盡的。因為想要完全融入一個數(shù)字和公式的世界要經歷艱苦的過程。我們的教授曾經說,他每天晚飯之后的生活就是點一根煙、泡一杯茶,坐在寫字臺前推導泥沙方程。但正如蝶蛹需經歷破繭才能成蝶,你一旦真正融入其中便會深深感覺到其中的樂趣:你會為解出一道難題而眉飛色舞,也會因百思不得其解而懊惱不已。你會漸漸地喜歡上課程所學的知識,課本上不再是文字和數(shù)字,而是一幅波濤洶涌、潮起潮落的壯麗海圖。
知行合一,毅力支撐海洋人
如果僅僅把海洋技術當做一個枯燥的尖端數(shù)字游戲,那也有失偏頗。因為海洋資料并不會憑空出現(xiàn),而是需要海洋工作者通過觀測一點一滴收集起來的。如果把公式的推導、計算機的圖形模擬當做“運籌帷幄”,那么出海觀測便可謂“沖鋒陷陣”。
我們在大三時曾出海進行了一次真正的“戰(zhàn)地演練”——出海觀測日潮。除了遠洋科考,一般情況下近海觀測使用的是百余噸的小船,但由于當時港口風浪較大,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選擇了較大的船只。雖沒有駛出港口,可即使處在外圍防波堤的保護之下,船體還是在狂風中搖晃不止。強烈的暈船現(xiàn)象讓許多同學吃盡了苦頭,但是大家仍然忍受著暈船帶來的痛苦堅持實驗。從儀器的組裝調試,到設備的投放回收,再到數(shù)據的按時記錄,在24小時的日潮周期里,大家都以一個真正海洋工作者的標準要求自己,將我們曾經學到的所有知識都濃縮到了這寶貴的24小時中。
出海實習的經歷讓大家領悟到海洋技術的發(fā)展不僅歸功于那些理論的發(fā)現(xiàn)者,也屬于每個默默辛勤工作的海洋人,他們記錄的每一個數(shù)據都推動著這個學科的發(fā)展;海洋技術也不僅只是數(shù)學與物理的集合,而是真正通過艱苦探索發(fā)展起來的學科。理論與實踐并重,寂寞與挑戰(zhàn)并存,而這也似乎重復了那個亙古不變的真理——知行合一。
選擇一段自己的人生
海洋技術專業(yè)本身的初衷就是培養(yǎng)精英科研人才,我們也自然希望自己都能成為頂尖的海洋學者。但是每個人資質、性格的不同,決定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從這時我們就要對自己的就業(yè)之路作出重要的抉擇。
走上科研這條路的往往都是那些甘于寂寞,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學問的人。由于國內的海洋技術研究還有很多空白,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說不準在若干年后海洋技術專業(yè)的課本中會出現(xiàn)你提出的理論。類似中國海洋大學、河海大學這樣的高校,都很適合繼續(xù)深造。
進入各種海洋研究所如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一所在青島、二所在杭州,都是好地方)這樣的科研單位開創(chuàng)你的事業(yè),或進入國家海洋局系統(tǒng)成為一名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回報周期較長,但絕對是偏愛舒適生活與較高社會地位,并且不喜歡風吹日曬的同學的不二選擇。
海洋技術教學基礎深厚的特點,也為廣大同學在“涉水”各行業(yè)中得以“華麗轉身”提供了幫助。“寬口徑,多應用”確實是海洋專業(yè)教育一個顯著特點。經過筆者調查,這種情況一般分為三類,也有著不同的就業(yè)技能要求,我以自己的認知和相關資料作了一個總結。
工程轉型:這類人往往喜歡各種工程建設,對港口航道等方面有著特別的熱愛。這方面可選擇的單位有中國港灣集團公司(北京)、中交集團第一港務工程局(天津)、中交集團第二港務工程局(青島)等央企。這些“三高”(高收入、高就業(yè)、高勞累)企業(yè)真正實現(xiàn)了那些追求生活充實、富有挑戰(zhàn)的人的理想。
規(guī)劃轉型:這些人喜歡在辦公室里“運籌帷幄”,在圖紙上規(guī)劃未來建設的港口航道。如果你屬于這類人,那請在本科期間扎實學好數(shù)學、英語、水力學知識,畢業(yè)后爭取報讀港口航道工程方面的研究生。畢竟大多數(shù)設計單位要求的學歷都較高,研究生畢業(yè)之后比較容易進入中交集團的各個設計院。收入與工程方向的同學相差不多,卻不用每天風吹日曬,而且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操作轉型:這類人往往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如果你屬于這種人,那么認真學好海洋數(shù)據采集等方面的知識,你就能獲得成功。這類人往往可以進入海洋局的海測部門及勘查設計院的測量部門,雖然工作辛苦,前景也略遜色于前兩種選擇,但是把自己的工作當做一種樂趣,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很快樂。
請大家一定謹記這樣的一句話:“別人經歷的叫故事,自己經歷的叫人生。”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偉大的成績,堅持下去,必會獲得成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