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高考考試說明理科綜合(化學)(2)
2013-03-14 11:35:43百度文庫
7、電解質溶液
(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2)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3)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4)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shù)。
(5)了解溶液pH的定義。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
(6)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弱酸弱堿鹽的水解不作要求)、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
(7)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8)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轉化的本質(不要求計算)。
8、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三)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
1、常見金屬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
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
(2)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
3、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四)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
1、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烴類物質的主要性質及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
4、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
5、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重要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五)化學實驗基礎
1、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3、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
4、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
5、掌握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方法。
6、了解酸堿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7、能根據(jù)實驗試題要求,做到:
(1)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2)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
(3)分析或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論;
(4)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
8、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
第二部分考試內容
(一)《有機化學基礎》模塊
1、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
(1)能根據(jù)有機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了解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能正確表示它們的結構。
(3)了解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氫譜等)。
(4)了解有機化合物存在異構現(xiàn)象,能判斷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不包括順反異構體手性異構體)。
(5)能根據(jù)有機化合物命名規(guī)則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
(6)能列舉事實說明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
2、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烴的代表物為例,比較它們在組成、結構、性質上的差異。
(2)了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應用。
(3)了解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它們的相互聯(lián)系。
(4)了解氨基酸的組成、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以及氨基酸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5)了解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和聚合反應。
(二)《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
1、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
(2)了解電離能的含義,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第一電離能變化規(guī)律。
(3)了解電負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質與電負性的關系。
2、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
(1)了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某性質。
(2)了解極性鍵和非極性健
(3) 了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4)了解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的結構微粒及微粒間作用力的區(qū)別。
相關閱讀:
2013年安徽高考考試說明:理科數(shù)學引入2012年各地高考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