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習橫向展開議論(2)
2011-11-01 15:59:39新浪博客
語言是溝通的鑰匙
假如溝通是一扇門,那么語言就是這扇門的鑰匙。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當空皓月,滿天繁星;如果溝通的門通而的另一方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鳥語花香的綠洲;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無邊的大海,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如宗惠般“乘長風破萬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語言在溝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閃光的鑰匙,使溝通直接到達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親情的溝通。誠然,父母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當子女玫倒時,是痛斥“沒用的東西,怎么搞的”,還是送以一句“這次是有點失策,下回努力”,即會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當子女萌生早戀傾向,父母們是鄭重聲明“那不行,絕對不行”,還是先說一句“你的心情爸媽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盡管溝通的心都如月光龜般皎潔,但語言的表達卻讓溝通的效果不一樣?梢姡H情的溝通,要用好語言這把鑰匙。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友情的溝通。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郁”,都用優(yōu)美的語言送走了友人,達到了友情的溝通。李白《蜀道難》一文中勸說友人歸來的語言精辟,達到了友情的溝通。從李白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友人便從言語中感受到友人的關懷,溝通也便到了心坎。溝通并不全像白居易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更多的時候它還需要語言為它傳達彼此的關切。友情的溝通,需要語言這把鑰匙。
恰如其分的表達,利于愛情的溝通。文學著作中簡·愛與男主人公羅徹斯特早期的認識,便因為羅徹斯特孤傲的語言表達而困難重重。幸好,簡·愛直接而愛憎分明的語言打破了兩人間的障礙,兩顆相愛的心才得以溝通。劉蘭芝被遣回家時對焦仲卿所說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焦仲卿“誓天不相負”的回答當中,愛情得到了溝通。愛情有時不能像柳永說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而需要語言交流。愛情的溝通,需要語言這把鑰匙。再看,觸龍說趙太后、魏征諫唐太宗,無不以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見稱。君臣間的溝通,同樣需要語言這把鑰匙。
一言以蔽之,請好好運用語言的鑰匙,讓溝通直接到達心坎上。
【點評】
本文論證思路屬典翌喲橫向展開議論,論證結構整體采用總分式,主體部分采用典型的并列結構。文章第l段以比興手法提出觀點,闡明語言對溝通的重要作用。主體部分從四個并列的角度展開論證:第2段以父母教育子女時語言在溝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論證分論點“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親情的溝通”;第3段以高適、王勃、李白、白居易等名人關于友情與溝通的詩句論證分論點“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友情的溝通”;第4段以簡·愛與羅徹斯特、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故事中語言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柳永的名句論證分論點“恰如其分的表達,利于愛情的溝通”;第5段以觸龍說趙太后、魏征諫唐太宗的事例論證“君臣間的溝通,同樣需要語言這把鑰匙”。最后一段總結全文,重申論題,照應開頭。文章主體部分主要的三個分論點緊緊圍繞中心論點橫向展開,各分論點之間呈并列關系,從“親情”“友情”“愛情”三個方面論證了語言在溝通中的重要性。各分論點字數(shù)相等,句式相同,置于每段的開頭,并在每段的結尾呼應標題,使論點與標題反復醒目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使文章顯得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本文觀點鮮明,突出了“語言”與“溝通”的關系。文章從四個角度議論語言的作用,點出語言有助于親情的溝通,語言有助于友情的溝通,語言有助于愛情的溝通,語言有助于君臣的溝通。層次清楚,議論中肯,并能較好地運用材料證明觀點。
二【例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