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警惕 大一新生入學可能出現(xiàn)三種不適狀況
2011-09-09 09:49:43大眾網(wǎng)-齊魯晚報文章作者:梅新
新學年開始,新一年級學生和家長是最興奮的了。特別是大一新生的家長,更是事無巨細、事事經(jīng)心。那么,家長們在給孩子充足物質準備的同時,是否還應該幫助孩子做好充足的精神和心理準備呢?畢竟,物質準備的不充分可以及時彌補,而一旦孩子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迎接嶄新的大學生活,就會產生遺憾。
新生:想跟爸媽聊聊大學
小勛今年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再有兩個多星期就要到學校報到了。在宴請親朋好友、全家出門旅行后,現(xiàn)在小勛媽媽還忙著給小勛采購去外地上大學的物品。小勛說:“最近這幾天,老媽天天盤算的就是給我上大學帶哪些東西,除了征求我的意見,還跟同事、親友聊個不停,好像我要出多遠的門似的。其實,我最想跟爸爸媽媽聊聊大學生活。”小勛媽媽也在抱怨:“孩子總嫌我操心太多,可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我們身邊,他一個人在北京上學,雖說不遠,可也不能天天回家啊,上學住校用的東西不準備齊了怎么行?我現(xiàn)在除了上班就去買東西。”
學長:爸媽放手讓我自立
小郝已在燕山大學材料物理專業(yè)學習了一年。小郝的母親黎女士說:“兒子這一年成熟了不少。”差不多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小郝接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郝按照通知書上的要求和親友的建議跟媽媽一起準備東西。臨報到前,正趕上黎女士單位組織去秦皇島旅游,媽媽便陪兒子一同去學校報到。“我其實不想讓媽媽來送我的。”小郝說。到了學校,黎女士也沒有多做停留,只是幫兒子鋪了床就走了。“覺得兒子上了大學,也該是時候放手了。”黎女士很理解兒子的想法,母子二人在開學前的交流也達成了一致。“媽媽相信我能夠逐漸的自立,這也給我很大的自信。”小郝說。
大一新生易出現(xiàn)三種“不適”
天津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生導師楊燕老師說,家長們給孩子準備上大學的行囊是必要的,但更要為孩子做好上大學的精神準備。在跟大一新生家長聊天時,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心態(tài):孩子考上大學,特別是考上理想的重點大學,家長們都會像完成任務一樣松口氣,有種卸下重擔的輕松感。
從高中到大學,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很大的跨越。高中和大學生活的主要區(qū)別有三個方面,很多大一新生也是在這三個方面遇到了難題。
首先是在學習上,寬松的學習氛圍容易失去學習目標。高中生學習主要靠老師和家長的督促,而大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很多大一新生不適應不留作業(yè)的生活,誤以為大學很輕松。往年一些學生被大學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迷惑了,放縱自己,失去了學習目標。有的學生一次上課遲到了,發(fā)現(xiàn)并沒有人嚴厲批評自己,于是開始第二次、第三次遲到,久而久之就開始曠課,耽誤了學習。而在孩子報喜不報憂的虛榮心作用下,家長從電話里聽到的都是好消息,直到孩子出現(xiàn)了多門掛科,才知道事情的嚴重。
其次,太有個性,人際關系容易緊張。高中時,同班同學天天朝夕相處,大家是親密的伙伴。而到了大學,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不同,同學之間的關系變得生疏,往往一句話、一件事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影響人際關系。
最后,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上了大學,日常生活從家長的包辦式照顧變成幾乎完全獨立的自我管理,很多學生每天過得別別扭扭。比如,從原先在家的單人間到住集體宿舍,不少新生非常不適應,因為作息時間、生活習慣等問題跟同學互不相讓,產生矛盾。還有的新生自理能力很差,不能對自己知冷著熱,天剛涼就穿上防寒服和入冬后還穿兩件單衣的新生也不在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