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我們不欣賞死讀書的學生
常聽考生和家長說,考進清華的學生成績都是數一數二的。清華的自主招生是不是也以“數一數二”的標準來衡量學生?
清華大學招辦副主任王燕介紹,清華的自主招生實行“以文化課考試為主、多元化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也就是說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基本上平時成績都得達到清華在當地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因此,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實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但光有卷面成績還不夠,面試成績也占了相當比例。王燕說,“多元”指導思想在面試題中表現更明顯。“杭州到上海,光速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你家里連續(xù)幾天沒人,怎樣才能讓花盆里的花不被干死?”“父親和母親哪一個對你影響比較大?”這些面試問題似乎都不難,但卻著實考住了一批“書呆子”學生。
自主招生作為高考的有益補充,給考生提供了一條不同的升學通道,“那些死讀書的學生就算成績優(yōu)異,也不適合自主招生考試。”王燕表示,杭州地區(qū)考生的大方、快速反應和表達能力比較突出,因此很多考生獲得青睞。
至于考試準備,王燕介紹,自主招生的面試官由清華大學專家組成,學校事先并不給考官限定題目范圍,因此面試問題完全是因考生而異,隨機問答。“比如考生讀過什么書,面試官可能會問書中主人公如何、你認為自己的學識是否淵博等等,也可能現場出一道數學題讓考生說說解題思路,甚至用一道腦筋急轉彎考考思維和反應能力。”
北京大學
平時注重觀察周圍和社會很重要
2007年北京大學在浙自主招生和保送人數比2006年翻一倍。北大浙江招生組組長焦維新介紹,今年浙江有68名學生通過自主招生及保送考試。參加考試的多為重點中學尖子生,生源好,因此從2002年開始北大投放在浙江的自主招生推薦名額一直呈上升趨勢。“今年除了北京,浙江是各省中參加考試人數最多的。今后還將根據情況確定名額,不排除繼續(xù)增加的可能。”
焦維新介紹,2007年杭州地區(qū)通過考試和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數是浙江省最多的,總體感覺杭州的學生很出色,不僅文化課成績優(yōu)異,知識面較寬,對社會熱點也都有關注。
既然選拔,就有入圍也有出局。對于個別被淘汰的考生,焦維新覺得,沒有通過考試并不意味著他不優(yōu)秀,或者是性格內向、溝通能力欠缺,或者是只讀書不關注時事,在面試中發(fā)揮欠佳,“自主招生要選拔到適合學校培養(yǎng)方向的人才,不僅成績要好,還要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素養(yǎng)。這些筆試和面試題都是北大各學科老師出的,也符合學校的文化積累和辦學特色,要到北大來讀書,這些題目是最起碼要會的。”
“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世界,即便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一個高三學生也應該做到。”焦維新舉例說,有一年面試題是“對春運買票難乘車難的理解以及解決辦法”。一個考生答道:“我又不是主管部門領導,這可不好說。”最終該考生被淘汰了。他說,這些問題不見得要考生回答得多有深度,多么科學,而是要考察他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看看他平時是否關心過這些話題,是否進行過思考。
作為新生事物,自主招生嘗試僅有幾個年頭,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在總體指導思想維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也在尋求完善,探索更科學更合理的操作方式。焦維新說,比如剛剛結束的2007年考試,面試題目文科理科合一,涉及社會科學類的題多了一些,“這可能對理科考生的發(fā)揮有一些影響。今后我們會考慮適當調整,文理分開,更有針對性。”
考生該如何準備筆試和面試?焦維新明確表示,無須準備,注重平時積累,把基礎學扎實,同時注意觀察周圍和社會。“很多面試題海闊天空,無法準備。但如果平時有積累就問題不大。”
復旦大學
有意識尋找具有領導才能的人
“我們對杭州考生情有獨鐘。”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人毫不掩飾自己的贊美。杭州外國語學校、杭二中、學軍中學等學校推薦的考生,在外語、溝通、思維等方面表現出的高水平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國內幾所名校一樣,復旦大學比較早地通過自主招生考試選拔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人才。除要求考生綜合素質全面,學校還考慮到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辦學定位,努力挖掘一批具有領導才能的人才。
“考查學生領導才能不僅是國家和社會需要,也符合學校通識人才培養(yǎng)理念。”這位負責人說,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既需要服務能力又需要組織管理能力,所以在面試中,有意識地考查學生在這方面的潛質和能力。“我們會綜合一個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干部等經歷,并在面試中觀察他在語言、動作等小細節(jié)來判斷。”
此外,復旦自主招生考試中被考生家長熱議的美學考題也是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內容。不過這位負責人表示,考題是由學校多個學科專家教授共同設計的,“要做到題目有的放矢,就需要對考生進行綜合了解,根據經歷、特長等實際情況,盡量做到有針對。所以美學題目不見得就是固定的考試內容。”
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是一次勇敢嘗試,也預示著今后進入該校會逐漸建立卷面分數、中學課程成績、中學綜合表現、大學面試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和選拔體系。 “其實這也是國際化的人才培養(yǎng)趨勢,可能在若干年后成為國內高校人才選拔的主要方式。但目前高考仍是主要升學方式,自主招生只是為部分考生提供了一層保障。”
杭州地區(qū)考生給這位負責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包括溝通和表達能力。他覺得,這與杭州幾所高中注重綜合素質積累的人才培養(yǎng)觀和整體氛圍關系很大,也給其他中學提供了一些啟發(fā)。
說到考試準備,復旦與清華、北大的回答如出一轍。“應試思想會破壞自主招生改革的真實意圖,思維能力、研究能力、溝通能力等是平時鍛煉積累出來的,要潛移默化而非一時之功。”他表示,考生千萬不要在考前盲目突擊“包裝”自己,“如果平時不用功,積累少,就算考前突擊也不會有好的收效。”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