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校園曬圖 > 學生作文網絡語言頻現 老師很“暈”(組圖)

學生作文網絡語言頻現 老師很“暈”(組圖)

2009-12-22 14:30:16高考網綜合

  “作業(yè)寫到晚上10點,真是‘杯具’!”這是一位小學生的作文,老師和家長都看不懂。

  昨日,在《重慶晨報》、《課堂內外》雜志社強強聯手打造的 “2010 寒假快樂作文大本營”報名處,負責培訓的鐘老師表示:“杯具”是“悲劇”的諧音,是現在最流行的網絡用語。她感嘆:“現在學生作文大量使用網絡用語,讓人閱讀困難。”


高考網配圖

  看作文好似在猜謎

  江北一小學語文老師吳老師表示,在不少學生作文中,甚至常用語都被網絡化了。比如提意見叫“拍磚”,喜歡叫“稀飯”,看不懂叫“我暈”等。她說:“批改作文就像在猜謎,有的詞匯根本看不懂。”學生作文中引用的網絡語,可分為幾大類:有數字或字母簡稱,比如“7456”代表“氣死我了”,“+U”意為“加油”;又比如,“腹黑”代表表里不一的人;還有一些流行新語,如“打醬油”,意思是“不關我事,不予評論”。

更多精彩圖片新聞推薦:

史上最牛考卷 絕對令你大跌眼鏡!(組圖)

雷得所有老師滿地找牙的檢查和考卷(組圖)

芙蓉姐姐北大雷人演講實錄(組圖)

史上最牛的校園廣告位(組圖)

首份“富二代”調研報告出爐 莫非罵錯了?(圖)

深圳一小學教學樓頂建“空中跑道”(圖)

大揭密:24位明星真實學歷(組圖)

一個班256人!史上人數最多高考復讀班(圖)

夠時尚夠個性 90后女生高考作文躥紅網絡(組圖)

  老師呼吁拯救作文

  巴蜀小學謝老師認為,“作文講究的是文學味,摻進了網絡語言的文章則會失其雅致,而過于簡單的數字化表達,則將中國文字豐富的涵義偏廢了,作文與其他作業(yè)相 比,更具規(guī)范性和標準性。學生應該有“規(guī)則觀”,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最好不要隨意使用網絡語言,尤其是太出格的網絡語。


高考網配圖

  不懂網絡語言很“杯具”?

  如今,網絡語言已成為網民在網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證”,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由于一些詞匯溝通障礙,網絡語言在帶給人們新奇感覺的同時,也給人們的交流造成不便。

  “作業(yè)寫到晚上10點,真是‘杯具’!”日前,一名小學老師在某育兒論壇發(fā)帖:最近看學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來“杯具”是“悲劇”的諧音,是現在最流行的網絡語。她感嘆:“真不知是我考學生還是學生在考我。”洶涌而至的網絡語言出現在作文中,讓不少老師和家長犯了愁。(《解放日報》12月2日)

  網絡語言的是非問題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可是一旦與學生作文聯系起來,很容易就會被人視為面目可憎。在一些老師來看,好好的“杯具”怎就成了“悲劇”, “提意見”怎就變成“拍磚”,“喜歡”也成為“稀飯”,“看不懂”更是“我暈”。而在我看來,這種語言現象,只是網絡普及的必然產物,老師們不需要如此大動肝火,倒是那位小學老師“真不知是我考學生還是學生在考我”讓我感慨萬端。

  由此,秀才想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學生在作文中引用了老師看不懂的文言句子,老師不會說他用得不好的,即使自己查閱工具書也只是一知半解時,老師同樣不會對這類引用說“不”,如果作文中出現看不懂的“杯具”,那就完了,即使學生作文寫的就是與網絡有關的事情,老師也不能夠原諒學生的,因為他看不懂啊!允許看不懂的古文存在于作文中,卻容不下學生看得懂的網絡語言。這種現象,難道僅僅因為網絡語言的“二奶”地位就輕易否定嗎?

  事實上,現在很多老師都把學生作文能夠引用古文視為文化底蘊的標準之一,說是能夠增強文章的感染力,這當然沒錯。事實上,那些古文與網絡語言一樣,進入作文都是“一種非正常軌道”,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語境?上,古文走進作文就叫做有文化底蘊,而網絡語言進入作文就叫做不倫不類,這樣的定義,到底是否科學,我想不必輕易過早下定論。而現在恰恰有人下定論了,自己看不懂就認為是壞東西,而古文學生看不懂,難道就要他們一定承認是好東西嗎?

  對于4000多萬網民來說,網絡語言有著獨特的魅力。一些大學生認為,網絡語言也是一種文化。首先,為了省事,比如網上說“再見”,一般只用數字“88'代替,時間久了也就約定俗成。其次,不少網絡用語有它自身的意義,比如"菜鳥"、"恐龍"之類,要是直截了當去說你"真是一個差勁的新手",或是"這個真是丑女",就感覺失去了應有的味道。還有用"灌水"來形容在論壇上濫發(fā)帖子,就很形象,換了其他詞可能表達不出這個感覺。網上畢竟是一個相對自由的虛擬空間,用現實的規(guī)范去規(guī)范它,反而不大現實。

  新詞的誕生更多的是靠約定俗成,大家共同認可,它就有生命力,《現代漢語詞典》要收錄的也就是這一部分新詞。網絡語言的發(fā)展將來也會有這樣的一個趨勢: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樣自生自滅;另外一部分將從網上走下來,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語。

[標簽:作文 教師]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