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學推薦生:現(xiàn)場角逐勝出
2009-11-27 16:02:40南方日報
昨天中午,深圳中學北大校長推薦制的推薦學生名單出爐。在近3小時的候選學生答辯及答辯評審組討論基礎上,深圳中學校長王錚在7名候選學生中舉薦了3名優(yōu)秀學生———深圳中學高三(1)班的羅美鈺、金柏宏和陳俊龍。其中,羅美鈺、金柏宏已獲得保送大學資格,無需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只需經(jīng)過明年1月的面試即可保送上北大,無需再參加高考。推薦名單已于昨天下午開始公示,今天將由王錚最終確定名單并上報至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
要申請參加深圳中學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答辯會的學生,在高中三年均須品行端正,按照深圳中學培養(yǎng)目標嚴于律己,并獲得教師、同學較高評價,且在學校組織的2010年大學自主招生選拔考試中填報了北大志愿。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獲得申請資格:一是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所有學習領域總平均學分積點達到3.5分以上;二是學科特長突出(指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等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并取得保送大學資格)。深圳中學高三年級共有24名學生申請參加答辯評審會,符合條件的有19名,最終7名學生獲得答辯資格。
根據(jù)北大的招生政策,獲推薦的學生將免于參加北大自主招生筆試而直接進入面試,由于北大筆試較難且無考試大綱可循,免去筆試環(huán)節(jié)可提高成功率。面試合格者在高考錄取時將享受北大一批次錄取線下降30分的優(yōu)惠政策。而具備教育部規(guī)定的保送資格學生,可向北大申請相關專業(yè)的保送資格,通過保送生的面試后無需再參加高考即可上北大。
答辯現(xiàn)場
老師、記者、學生紛紛提問
答辯中,學生個人可陳述3—5分鐘,評審組老師提2個問題,在場媒體記者也可以提問。
“最近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與中國學生進行交流,如果你在現(xiàn)場,你會問什么問題?請先用英文翻譯該問題,并作答。10秒鐘準備時間。”在第一名學生盧潤菁的答辯環(huán)節(jié),深圳中學學生處邢主任開頭炮發(fā)問。
“你喜歡戲劇,曾表演過什么作品?能否現(xiàn)場念一段臺詞?”深圳中學魏尚平老師向陳俊龍?zhí)釂。陳俊龍隨即表演了一段單口相聲。
深圳中學的小記者們提問也極犀利:“目前奧林匹克競賽越來越有趨功利化的傾向,你覺得奧賽為你帶來了什么?”
有記者向羅美鈺發(fā)問:“你以后的志愿是在北大學習化學,目前甲流肆虐,你認為防控甲流的當務之急是什么?”羅美鈺一一作答。
評審討論
“應把最有實力的人才輸送到北大”
答辯會持續(xù)了近兩個小時,隨后評審組12名老師展開了激烈討論。每名老師均推薦了2—3名學生,并闡述理由,焦點集中在如何體現(xiàn)深圳中學的教育理念并符合北大自主招生的要求。魏尚平認為,近年來深圳中學進行課程改革,力求培養(yǎng)素質(zhì)全面、個性鮮明的學生,被推薦的學生應能代表深圳中學的課改成就。
討論隨后演變成媒體與深圳中學校領導間的互動,記者就推薦學生的標準是否公平、公正提出了疑問,學校也一一作答。校長王錚還在答辯會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是應該推薦最好的學生給北大,還是將學習較優(yōu)秀但通過幫助可上北大的學生推薦給北大?”
王錚認為,北京大學需要的是最優(yōu)秀的人才,并不是用加分降低標準,高考畢竟存在風險,有一定的偶然性,加分可降低風險,應把最有實力的人才輸送到北大。
推薦釋疑
1.推薦標準要求3.5分以上或奧賽中獲獎并獲保送資格,該要求是否對其他學生不公平?
深圳中學副校長趙立:3.5分以上是個無奈的標準,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只加分30分,必須考慮學生的成績是否優(yōu)異。深圳中學所有學習領域總學分積點可以充分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要達到3.5分以上非常難,整個學校只有36名學生。
深圳中學推薦的學生要求有學科特長,符合奧賽中獲獎并獲保送資格的全校大概有30余名。之所以限定是奧賽,是因為如果有藝術、體育等特長,可以走藝術、體育特長的通道,自主招生加分更高。
2.19名學生符合申請條件,為何最終僅有7名學生獲得答辯資格?
趙立:獲得北大保送生資格后,還需進行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而筆試是非常難的,完全沒有考試大綱可循。我們希望有些尖子生可以免去筆試這一關,直接進入面試,降低一定風險。此外,雖然一些學生已獲得北大保送生資格,但由于偏科較嚴重,加30分并不一定就能上北大,因此被篩選掉了。
3.為什么采取答辯會的形式?
深圳中學校長王錚:深圳中學一直有答辯會這種形式,用于教師的職稱評審等,或許國內(nèi)其他學校在校長實名推薦學生時也采取了這一模式。以答辯的形式會有更好的溝通。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已成為社會的熱點,深圳只有深圳中學一所學校獲得舉薦資格,必須公正、公平、透明,才能面對廣大師生與家長。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學校體制、教育理念產(chǎn)生一些新的觀點。
4.答辯會中有評審組參與,是否偏離了校長推薦的初衷?
趙立:校長向北大推薦學生是以人格為擔保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通過答辯討論,更豐富、多角度地展示一個立體的人,最終名單還是得由校長來定奪。評審組討論環(huán)節(jié)相當于給校長做推薦,為校長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校長是學校的代言人,他的決策往往也是學校集體智慧的凝聚,校長實名推薦制的關鍵在于是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被薦學生簡介
羅美鈺深圳中學高三(1)班(理科競賽班)
簡介:學分積點3.69分,全國化學競賽省區(qū)一等獎,選派參加2008年復旦大學全國中學生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擁有全國音樂等級鋼琴十級證書,曾參加校學生代表大會,向?qū)W代會委員長和校長提交了一份3000余字的改革方案。
校長推薦語:羅美鈺的實力獲得評審組的一致肯定,是深圳中學教育理念的突出體現(xiàn)。
金柏宏深圳中學高三(1)班
簡介:學分積點3.81分,為全校最高,獲第二十六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并取得保送資格,曾任深圳中學海峽兩岸交流協(xié)會會長,在研究性學生活動中帶領組員完成課題《中國私立學校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校長推薦語:金柏宏學分積點很高,求知欲強,對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和鉆研非常單純,且執(zhí)著于探索。
陳俊龍深圳中學高三(1)班
簡介:學分積點3.51分,曾獲綜合成績優(yōu)異獎,文藝素質(zhì)突出,組建深圳中學話劇社參加全國中學生藝術展演的話劇表演。
校長推薦語:從深圳中學多元化的角度考慮,陳俊龍的表演才能并不一定很突出,他的思想并不一定很深刻,但他在答辯中放松、自然,而他組建的話劇團參演全國藝術比賽,對學校有一定貢獻。
校長專訪
深圳中學校長王錚:
高校招生改革需更大自主權
記者:深圳中學為何能得到北大的校長推薦制資格?
王錚:首先,這些年深圳中學上北大的非常多,每年至少20多個,3年來,深圳每年上北大和清華的總人數(shù)是全省最多的;其次,深圳中學學生上北大后都發(fā)展得不錯,相信這也是北大考量的另一重要原因。
記者:在答辯會前,你心里是否已有了一個推薦名單?
王錚:在答辯會開始前并沒有太多預測,并沒有一早就選好,推薦的學生要反映深圳中學的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并與北京大學的要求相結合。北京大學需要的是最優(yōu)秀的人才,并不是用加分降低標準,高考畢竟存在風險,有一定的偶然性,加分可以降低風險,我們要把最有實力的人才輸送到北大。
記者:實行校長實名推薦制,校長的壓力是否很大?
王錚:校長實名推薦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比如被推薦的學生能不能順利通過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試?能不能通過高考上北大?包括學生被推薦后,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學生的懈怠情緒?深圳中學這么做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記者: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是否有搶生源之嫌,你如何看待這一自主招生模式?
王錚:搶生源的方式有很多,藝術特長突出的學生通過自主招生最多可降60分,而偏才往往偏科太嚴重,加30分也不一定能考上北大,偏才的錄取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解決。目前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作用有被過于擴大化的趨勢。
這種自主招生模式是在一定范圍的初步嘗試,還需要逐步完善,希望社會能更包容一些。這種模式只是高考改革放開的一個小口子,還應多進行其他的招生模式嘗試。北大的招生改革要徹底化,必須有更大的自主權。以前北大只能閉著眼睛選學生,現(xiàn)在通過不同的自主招生模式,也可以讓社會更加了解北大需要什么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