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試卷 > 高三歷史練習題 > 2010屆福建古田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2010屆福建古田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1-02 14:36:54

  2.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規(guī)定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田畝實有數收稅。這一稅制改革:

  A 成就了魯國的霸主地位                 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進程

  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發(fā)生變革           D促成了重農抑商政策的形成

  3.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技術的主要特點。下列關于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促進了土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B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技術水平

  C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是小農經濟           D特點是少投入多產出

  4."(晚明上海)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工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                            B 農產品出現(xiàn)商品化趨勢

  C 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商業(yè)資本活躍      D 對外貿易發(fā)達

  5.韓非認為商人乃"邦之蠹(蛀蟲)也",以下史料反映的思想與之不同的是:

  A "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     B "市井之子孫不得為官仕吏"

  C "重租稅以困辱之"            D "無農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6.下列不屬于清王朝實行抑商與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 "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B "開礦必當聚眾,聚眾必當妨亂"

  C "處處皆關,則關關有稅"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爭

  7.西周時"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zhàn)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變?yōu)樗教?nbsp;           B 鐵器牛耕的推廣

  C 國家走向統(tǒng)一              D 封建制度的確立

  點擊下載全部:2010屆福建古田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m.tre972.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