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為啥自責成高考后心理新問題 有張有馳才健康
2009-10-09 18:13:48網(wǎng)絡(luò)資源
摘要:前面說,高考完這段日子,不少娛樂場所、餐飲場所,幾乎都離不了考生的身影。但是有些考生在拼命發(fā)泄積攢的熱情之后,在玩遍幾乎所有娛樂場所之后,開始空虛得難過,不安地自責。
一些帶高三班的班主任看來,孩子們畢竟年紀還小,對事情變化的掌控能力不夠,考試完就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現(xiàn)象。
剛結(jié)束高考,很多學生會采取非常夸張的、刻意的方式消費難得的空閑時間,比如通宵達旦K歌,然后吃宵夜等等。
但通?駳g一段時間之后,不少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天天這樣很無聊,甚至因為跟前一段的緊張復習形成強烈反差,還會感到空虛。有些比較在意學業(yè)的學生,還會為現(xiàn)在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自責。
面對這種情況,高三老師,還有心理醫(yī)生,都建議考生,狂歡和放松要適可而止,起碼不要讓身體感到透支,不要讓自己趕場。因為有的同學,會趕完高一同學的場,又趕畢業(yè)班同學的場等等,讓自己感覺很累,反而失去了玩的興致。
其次,經(jīng)歷過高考的同學,一般對時間計劃性比較強。最好在這幾天,給自己的假期做一個有意義的安排。包括從前很想學但沒機會學的事情,一直都沒時間看的一本書,很向往去的一個地方,加入想報考同一院校的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多認識未來的朋友等等。以此充實生活.
詹主任還提到一點,之所以感到空虛,和教育上一個缺失有關(guān)。不少學生一路走來,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苦一些吧,熬到高考就解放了;讀十幾年的書,就是為了考大學等。
這些話聽多了,學生會逐漸在心里強化高考的分量,直到上升為最高位置,取代一切愛好、想法。那么一旦高考結(jié)束,這些學生自然會有種失去方向、手足無措的反應。
所以,詹主任建議,除了安排整個假期的計劃,不妨想想自己將來想做什么,一旦有了長遠的目標和希望,生活才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