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中生將選課掙學分
2009-09-23 17:10:23網(wǎng)絡資源
摘要:備受關注的新課改實施方案終于浮出水面。昨日,省教育廳公布了《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吹響了全省新課改的集結號······
備受關注的新課改實施方案終于浮出水面。昨日,省教育廳公布了《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吹響了全省新課改的集結號。據(jù)悉,從2010年秋季高一年級起,四川省普通高中學校將全部進入課程改革,屆時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也將同步出臺。
2003年教育部制定并頒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后,高中新課程實驗于2004年啟動,已在海南、廣東等省實行。日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意見》,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經省政府同意,從2010年秋季高一年級起,四川省普通高中學校將全部進入課程改革。在此意見的指導下,省教育廳昨日下發(fā)了全省的實施方案。
適應選課掙學分
高中要分設行政班和教學班
新課改較目前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實施學分制,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并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高中課程設置了語言與文學、數(shù)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八個學習領域。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高中生三年中獲得規(guī)定的144學分方可畢業(yè)。
記者注意到,目前,省教育廳下發(fā)的《方案》中并未對具體學分進行規(guī)定,要求各地根據(jù)課程設置方案要求制定學生學分管理辦法,真實反映學生課程修習狀況。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省內各地教育發(fā)展程度不一,為此從政策層面無法太細地規(guī)范,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學校要推行適應新課程教學特點的行政班與教學班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建立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學校制定課程設置說明和選課指導手冊,為學生選課和制定課程修習計劃提供指導和幫助。“這意味著,高中學生們可以像大學生那樣跨班選課,課堂和教室也將流動起來”。
由于老師們上課也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該負責人表示,新課改將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索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模式。據(jù)悉,省教育廳也將于近期開始組織全省高中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
新的評價體系
家長、社區(qū)都能參與評估學校
新課改的另一大亮點,是要建立學生學業(yè)成績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發(fā)展性評價體系。按照教育部的新課改規(guī)定,學生每學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獲得2學分。三年中學生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qū)服務,獲得2學分。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三年共計15學分。
《方案》要求,今后,學校要根據(jù)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tài)的成長記錄手冊,構建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同時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探索提升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評價制度。
據(jù)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將大幅改革外,學校和老師的評價機制也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今后,學校辦得好不好也不是學校自己和教育部門說了算。以新課改為契機,四川省將引導社會各界對高中教育正確定位和正確評價,逐步建立家長、社區(qū)參與評估學校的機制。
高考將巨變
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明年公布
明年實施新課改后,2013年的高考必然發(fā)生重大變化。
《方案》特別強調,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要以素質教育為主題,深化教育評價、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體系和質量監(jiān)測制度。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革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制定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科學的高考和高校招生錄取選拔評價辦法。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新課改的實施,四川省將成立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和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專家指導組,各地還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省本級財政將增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經費額度,重點用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骨干培訓、課題研究以及組織實施等。
由于實施新課改后,招生考試模式也將發(fā)生重大變化。據(jù)悉,全省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將于2010年秋季新課改正式啟動時公布。本報記者汪玲
連線
成都
學分掙夠可提前畢業(yè)?
記者昨日從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他們目前還未接到省教育廳有關新課改的最新文件,有關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辦法也還未出臺,但準備工作早已啟動。
40校級干部年底到沿海“取經”
今年暑假期間,市教育局和四川師范大學簽署了教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強合作。今年秋季開學,有9名川師大教師被派駐中學。被派駐成都七中的川師大數(shù)學與軟件學院副教授李昌勇告訴記者,明年高中新課程改革后,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編排體系都發(fā)生了變化,有些選修課甚至會涉及大學教學內容,此次進入中學正是為新課程改革做調研。
另外,40名成都校級干部將于今年12月被市教育局送到上海和蘇浙地區(qū)的學校掛職鍛煉。不少成都校長告訴記者,過去后的首要任務便是學習借鑒新課改的經驗。
學校也在自行準備課改。“首先把師資準備好。”鹽道街中學校長郭良君告訴記者,“對教師來說,改變以前的上課方式并非一夕之功,也要有適應的過程,F(xiàn)在學校正在對教師進行理念培訓,還購買了有關新課程改革的書給教師們看。”
學分制并不意味著可提前畢業(yè)
省教育廳在試行辦法中提到,將建立學生學分管理制度。在大學里,學生如提前修滿學分可以提前畢業(yè)。是不是意味著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在高一或高二時就修滿學分而提前參加高考呢?
“估計不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高中實行的學分制估計為“學年學分”,即每年都有固定學分要求,對應固定的課程。目前,在其他已實行了新課程改革的省份,也沒有學生提前修滿學分畢業(yè)的規(guī)定。
“綜合素質”納入高考有難度
新課改后,學校要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tài)的成長記錄手冊,構建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今年,實行了新課改的山東省制訂的29條高考錄取退檔理由中,有“綜合素質評價低”這一項。
四川是否會制訂這樣的政策?“現(xiàn)在還不清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而四川一些大學則表示,從目前在其他新課改地區(qū)的錄取情況來看,對綜合素質評價并不是太看重。“綜合素質評價能不能如實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這依然存在疑問。”對此,省市教育部門都表示,這一問題也將成為調研組今后集中研究的問題。